生活報8月16日訊 為緩解居民停車難,哈爾濱市試點新招,日前,道裡區率先在工程街道辦事處試點建設小區停車場,為居民停車提供方便。14日,生活報記者來到道裡區工程街道辦事處的工程社區,體驗了這裡居民小區停車管理新模式。
社區征求居民意見提供攝像監控設備
『過去,趕上車多,進院也要側身纔能過去。』社區主任劉彩虹告訴記者,過去,工程社區的路對面是市財政局、勞動局,很多人來這裡辦事沒地方停車,就把車停在了工程社區186號小區的院子裡,居民的車反而沒地方停,而且老人孩子出行也要十分小心,生怕被外來車輛刮碰。
面對居民的訴求,社區向1200多戶居民發放了停車問題需求表,了解大家的意向後,嘗試著為小區居民在自家院內盡快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很快,工程社區院裡的停車場由居民自籌資金建起來了,工程街道辦事處又為工程社區提供了攝像頭等設備,攝像頭的監測點就設在小區的警務室裡,居民們自此有了自己免費的停車場。
生活報記者了解到,該小區現有車主270戶,小區院內能夠滿足車主的停車需求。
志願者每天巡視手機實時監控停車
社區為居民車主辦理了工程社區泊車標示牌,每天都會有社區組成的志願者免費巡視,看有沒有用假標示牌在小區停車的車輛。『社區志願者真的很給力,不僅白天,晚上也會拿手電筒逐一核對車牌、小區標識牌等信息。』劉彩虹對社區居民的配合,十分感動,『有的志願者乾脆將小區的攝像頭監測點設置在了自己的手機上,有什麼情況直接發送到社區車主的微信群裡。』
劉彩虹和社區的工作人員為居民車主們建立了車主微信群,在劉彩虹的手機上記者看到,在 『186號小區車主實名制A 群』裡共有成員270人,均為小區居民。微信群裡不僅討論居民車主的車輛管理問題,更是涉及小區方方面面,如停水通知、物業維修等等。劉彩虹介紹,微信群采取實名制,居民車主要先進B群,通過志願者審核後纔能進入A群,『有什麼事只要在群裡喊一嗓子,馬上就有人回應。』
『現在,居民們出行更安全了,車輛停放也更有序了,進出車輛也幾乎沒有鳴笛現象發生了。』采訪結束時,劉彩虹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