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安全進社區現場。
黑龍江日報8月21日訊 哈爾濱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突出科學食安這一核心,全面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在治理和監管上築牢食藥安全防線。今年,市政府更是拿出4000餘萬元支持該局提檔昇級食藥監管模式,在一攬子措施的真抓實管下,哈市食藥監管悄然有了新改變。明廚亮灶,餐品制作過程清晰可見;超市內,轉基因食品亮標簽、設專櫃;《食品攤販登記辦法》即將出臺,屆時入場攤販將亮身份經營……從地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要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食藥安全邁入『互聯網+』時代
『哈爾濱市智慧食藥監雲平臺』經過前期緊張建設,目前已經上線試運行;研發出了GIS數據共享服務、功能服務和應用支橕接口服務,提供專用的可視化分析功能,搭建智慧食藥監『一張圖』綜合展示系統……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哈爾濱的食藥監管也邁入了『互聯網+』時代。
『目前哈爾濱食藥監管對象13.6萬餘家,人均監管對象400餘戶,日常巡查100餘次,可見監管人員相對監管對象數量明顯不足。面對企業多、小、散、亂的問題,以往食藥監「摸清」底數靠人工報,監管執法靠「跑斷腿」,經常能遇到一些監管數據前後不一致、一次一個樣的問題。』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局長姜濱感慨道,哈市食藥監管信息化建設工作起步較晚,資金投入有限,技術力量不足,與先進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為了規避信息化建設的『信息孤島』現象的存在,該局自2015年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正式列入議事日程,啟動建設了『食藥監管與信息惠民工程』,目前一期工程項目已經完成。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中央大街上的一家餃子館,透過玻璃窗,廚房內的一舉一動清晰可見。頭戴白帽、身著統一工服的廚師埋頭工作,一人?餃子皮,一人飛快地包著食客所點餃子。『建設完整的明廚亮灶系統,將食品加工烹制過程現場視頻向消費者直播,同時將餐飲單位資質、人員資質、原料溯源、政府監管等權威數據呈現在公眾面前,形成「官方資料+直播視頻」的展示效果,讓公眾無門檻無障礙監督。「明廚亮灶」僅為該局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據姜濱介紹,在未來重點項目建設上,該局將重點建設『一個中心、三大平臺、三級應用、五類覆蓋、十八系統』工程,服務於行政監管人員、行政相對人、第三方社會機構和社會公眾四個群體;建設覆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業務的監管類、執法類、監督類、公開類、分析類等業務平臺。其中,行政執法系統、日常監管信息系統、抽樣檢驗檢測系統、食藥事故預警應急處置系統、食品藥品溯源系統、明廚亮灶系統、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系統與百姓生活關系最為密切。
守住食藥安全最後一道關
『因為食品銷售環節及業態比較復雜,為此我們監管的宗旨是盡最大能力守好食品安全最後一道關卡。』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督指導處處長張欣說,哈達和潤恆作為哈市兩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購進票證不全情況,按規定這樣的農產品需批批檢測,為了加強兩個市場檢驗能力,哈市將出資100萬元以獎補形式支持兩個市場檢驗室建設。
『針對早夜市銷售的食品溯源難的問題,近期,我們將出臺《哈爾濱市食品攤販登記管理辦法》,對進場攤販建檔,並發放登記卡。登記卡上標有攤販姓名、身份證、經營種類等信息,消費者可以根據登記卡信息進行溯源,進而確保消費者權益,同時落實了攤販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張欣說,這等於為消費者加了一道保險。同時,准備制定出臺的還有《食品小經營的核准辦法》,目前正處於研討階段。
據悉,今年上半年,該局印發了《大型商超》、《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添加劑經營者》三本行業標准。圍繞三個標准,哈市各區縣共300多家各業態商戶進行了示范點申報。『利用2~3年樹立起各業態標杆,進而激發、引導各業態經營者提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各業態中,大型商超要示范先行,年底前哈市所有大型商超將達到創城示范標准。』張欣說,為了讓各業態更好了解創城目的及創城標准等,日前,該局開展了4場集中培訓,並對培訓內容進行了考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在創城的同時,也開展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工作,目前已有9家向國家申報了示范超市,按照創建方案要求,今年10月省裡將對9家進行驗收、公示最終命名。
多方參與監管構建共治格局
如果發現你的鄰居在制作假冒食品或藥品,你會打電話舉報嗎?這是采訪時,姜濱向記者拋出的問題,也是向冰城百姓拋出的問題。發問的目的,就是喚醒大眾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夠和政府一道,形成共治堡壘。
去年,哈市曾曝光一起假羊肉事件,制假作坊所在村子的人都知道制假窩點,但沒有一人舉報,甚至一些人還成了制假的一分子。制假分子忍著惡臭每天加工著消費者桌上的『美味』。食品隱患就在自家門口,村民默然,豈不知,這種沈默最終會害人害己。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姜濱說,消費者應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勇於制止違法的食品生產、制造、銷售、處理等行為。正如今年2月14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加快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多方共治的主體,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義務主體。只有食品的源頭生產、加工制造、流通、消費、處理等各個環節的主體,共同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敬畏自然、崇尚健康,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的質量標准,或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督工作,食品安全局面纔能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