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4日訊 高樓在綠樹環繞中巍巍矗立,鮮花、小草在道路兩旁散發幽香。近年暑期回鄉探親的人比往年多了近兩成,離鄉游子對家鄉樺南的變化贊不絕口。
『小城不大、風景如畫』『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是近幾年來樺南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的人對這裡的普遍印象。

樺西湖公園——涼亭。
近年來,樺南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建設『一類城市』為目標,把城市建設作為全面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大城鄉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日益彰顯。
樺南縣秉持『小財政也要辦好大民生』的理念,僅2016年以來就投入資金近10億元,建公園、修廣場,提昇城市品位,滿足人們多元化生活需求;街路改造昇級,人行道板精美別致,道路更加整潔、靚麗;美化、綠化、亮化、花化完美結合,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園林城市,實現了城市建設的『大投入、大發展、大變樣』。

樺南城區。
大氣魄規劃為城市科學發展繪就藍圖
在城市發展理念定位上,樺南既腳踏實地,又著眼於未來發展。結合歷史文化底蘊、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獨特資源稟賦,明確了生態、宜居、具有投資潛力的城市發展定位。
堅持標本兼治,穩中求進、求質、求效。科學編制,既有品位性,又有超前性。2014年委托哈工大設計院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先後編制了老街裡城區規劃、縣城區空地規劃等7項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道路、排水等專項性規劃,形成了總規、詳規和專項規劃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2017年,樺南縣以爭創國家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為抓手,認真研究制定『一帶引領、雙軸聯動、四線相襯、五心互補、多園點綴』的城市發展框架,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強功能、提品位、築特色,全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新路子,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詩畫美景展現在樺南大地。

城市外環路。
高品位建設 全力打造和諧宜居幸福家園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既要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又要處理好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辯證關系。樺南縣委縣政府認真總結『十二五』,科學謀劃『十三五』,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目標,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原則,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牢牢守住山青、天藍、水碧、地潔四條生態底線,把加快發展與改善人居環境有機結合起來,讓廣大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更有獲得感,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城建民生,要量力而行。力在哪裡?有人說:『財力有限,有多少錢辦多大事』。樺南決策層認為:『低頭只能看到腳面,抬起頭向前看,辦法總比困難多』。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由縣領導帶隊組成的若乾個項目推進小組,跑省進京,把優惠政策第一時間爭取回來;縣財政節衣縮食多擠一點;引入社會資本融合一點。多方助力,解決融資難題,把一件件好事實事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