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幸福填滿『東溝裡』 友誼農場第十管理區乾部轉變作風獲稱贊
2017-09-06 14:00: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廣群 陸書鑫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6日訊 『幸福不在錢兒多少,在咱的氣順不順、心平不平。現在老百姓的氣順了、心平了,感覺老幸福了!』這是友誼農場第十管理區職工劉鳳軍的肺腑之言。

  第十管理區建於1978年,因營部臨近七星河沼澤濕地,大小水泡星羅棋布,故稱『東溝裡』。全場都知道那裡是個不省心的地方,職工群眾經常鬧得機關不能辦公,而如今職工群眾非常強的幸福獲得感是怎樣得來的呢?

  『其實幸福來的很簡單,就是基層黨組織要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中,讓大家感受到黨的溫暖』管理區黨委書記王國軍深有感悟地說。

  轉作風轉出亮麗風景

  進入暑期,管理區主任王寶成的身影總會出現在每塊地號裡,把莊稼防蟲防病的情況記到民情日記上。『現在,咱管理區乾部從春天一直到秋天都泡大田裡,了解莊稼生產情況,有了問題不出地頭就地解決。』雁稻種植戶劉長發說。

  原來,第十管理區的乾群關系總是擰勁,乾部要求向東,群眾非向西,各項工作在農場排名基本都是『老末』,群眾說乾部不務正事兒。自2014年,管理區黨委班子重新調整,班子首先提出要改變落後面貌必須先轉變乾部作風。

  乾部作風如何轉?班子提出每名領導乾部要在出色完成崗位職責的前提條件下,做到『四個必須』,即群眾有求必須應、有困必須解、有難必須幫、有事必須辦。

  幾年來,群眾共向管理區提出要求事項267件,100%得以解決,領導乾部民主測評率均在98%以上,班子合格測評率100%。

  民主管理順應民意

  『咱自己的事兒,咱自己說了算,那還有啥折騰的!』曾是上訪專業戶劉向陽說。

  『過去,我一上班,辦公室的門就關不上,上訪的群眾一撥接一撥,最多的一年能接300多個上訪事件。現在上訪的沒了,辦公室冷清了,倒還有些不習慣了呢!』王國軍半開玩笑地說。

  據介紹,在過去管理區群眾上訪最多年份能達到379件近萬人,可近兩年群眾無一上訪,這又是何原因呢?

  『群眾上訪的事兒,必須治。咋治?那就讓群眾自己治』王寶成說。

  過去,群眾在土地發包、惠農補貼發放、低保辦理等方面,總覺得不公平,吵嚷著乾部做手腳,有時還會大打出手。為解決這些問題,管理區推行民主監督委員會管理機制,讓群眾管理自己的事。規定沒有委員會簽字確認的事項,管理區不予審批,所發生的費用不予報銷;委員會發現問題必須向黨委匯報,黨委2日保證給予答復;委員會負責監督土地資源的分配、生產資料的購置、機耕費的產生、陽光農業互助保險理賠標准及理賠發放情況;委員會不乾涉作業站內務管理,不乾涉正常黨務和政務工作,不乾涉各項工作規劃和安排,不乾涉決策決議落實。

  去年,技術人員在田間道路邊噴藥滅草時,不小心噴到田邊玉米苗上,導致部分玉米出現藥害,受藥害的職工要求高額賠償。民主監督委員會直接負責此事的處理,召開民主管理大會,全民投票表決否定了無理要求。

  三年來,管理區通過民主監督管理委員會有效處理遺留費用500多萬元,化解了遺留債務和群眾矛盾。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