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
2017-09-18 14:06:07 來源:新華社  作者:鄒大鵬 王建 楊思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59年前的這篇報道讓納粹的罪惡昭然若揭。

  然而,遠在7000公裡之外,中國最北省會哈爾濱市平房區的一片廢墟已默默佇立70餘載。這座世界保存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有太多日本法西斯的反人類暴行卻鮮為人知——

  因為,沒有幸存者能活著走出這個人間地獄。

  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動力班遺址附近,一位參觀者在拍照(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可毀滅人類數次的罪孽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和遺址群沒有圍牆,明媚的陽光下,一面四層樓高的殘破水泥牆和三個巨型煙筒顯得有些『礙眼』。

  70多年前,這裡沒有陽光。高2.5米、寬1米的圍牆架有高壓電網,連同牆外寬、深各3米的防護溝,將這座『人間地獄』與世隔絕。

  『即使是友軍的飛機,擅自飛入上空時,也可以擊落。』七三一部隊不僅擁有專用機場和戰斗機,還有兩條鐵路專用線,甚至有禮堂、運動場和神社,而這些只是為了方便惡魔們保守『秘密中的秘密』——至少3000名人體實驗受害者慘死於此。

  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兩名參觀者在六種語言寫的『反人類暴行』牆前駐足(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72年前,原七三一部隊後勤人員鈴木進見證了最後一批『馬路大』的悲慘:『戰敗前10多天,來了一群士兵,用毒氣把80名犯人全毒死了,屍體放在7號樓和8號樓之間,把屍體燒掉後,放在我的車上,扔到了松花江裡。』

  什麼是『馬路大』?俯視今天的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如黑匣子直插地面,門口一棵扒了皮的枯樹似白剌剌的枯骨斜插——『馬路大』在日文中意為『扒了皮的木頭』,在這裡卻變成了中國、蘇聯以及朝鮮等的平民、戰俘,無論男女老幼,活生生的他們沒有名字,只是一個個沒有尊嚴的編號。

  原七三一部隊特別班隊員筱塚良雄回憶說,在室外凍傷實驗中,用小棍不斷敲打『馬路大』凍傷的手,直到發出與木板相似的聲音,再帶回室內,把手伸進不同溫度的水中測試,直至骨肉分離,不少人因此被砍掉了手腳。

  如今,雖已聽不到那些撕心裂肺的嚎叫,但直視罪證館內寒光凜凜的手術刀仍會令人不寒而栗。『必須把細菌從活人的髒器裡取出來。』筱塚良雄說,『先在身上注射疫苗,再注射鼠疫病毒,有的人很快死掉,有的能幸存,我經歷的實驗中有5個人死掉了。』

  有的實驗中『馬路大』甚至不被麻醉,將四肢和頭部綁在專用的手術臺上直接解剖,在嘴裡塞上醫用紗布防止喊叫。

  日本紀實作家森村誠一多次向原七三一部隊成員取證:『在總部大樓左側有一個陳列室,第一次看到的人不禁會嚇得癱軟坐到地上,沿著白牆排列著三排高60公分、寬40公分裝滿福爾馬林溶液的玻璃容器,液體中人頭的眼睛凝視著上方……』

  遺址內殘存的毒氣室至今封閉著,因安全等原因仍未能向公眾開放——這裡曾經每天都進行著芥子氣等多種實驗,防護室外有專人錄像,觀察給『馬路大』注入2倍或5倍毒氣劑量時的痛苦反應。

  對於七三一部隊來說,『馬路大』是可以隨意切割、極易補充的『材料』,反而負責攜帶疫菌的老鼠比人珍貴,不能輕易死掉。為了讓一些『馬路大』達到更理想的實驗狀態,他們會給予最好的伙食、充分的睡眠,甚至維他命藥劑,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取得最好的實驗效果。

  『活體解剖、毒氣實驗、細菌戰、毀滅罪證……這些顛覆醫學倫理、毀滅人性的罪孽罄竹難書。』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小心地打開一個寫有『株式會社』『電流孵卵器』字樣的金屬櫃,這是當年來不及銷毀、專門做鼠疫的用具。日軍潰逃時,老鼠、跳蚤攜帶著裡面的細菌四處逃竄,造成平房區鼠疫蔓延,僅二道屯一個小屯就有50人感染鼠疫死亡。

  20年間,往返日本30多次,收集日本老兵證言的金成民說,僅中國常德、義烏、雲和、衢州4地就有15033人死於日軍細菌戰,而七三一部隊生產的細菌以噸計算,一旦投撒,不是可以毀滅整個人類,而是毀滅人類數次。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