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
2017-09-18 14:06:07 來源:新華社  作者:鄒大鵬 王建 楊思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受害者遺屬李鳳琴(右二)在殉難者名單牆前獻完花後失聲痛哭(2016年1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掩藏在歷史暗處的暴行

  2007年,84歲的筱塚良雄站在七三一遺址深深鞠躬,這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來此懺悔謝罪。凝視著原部隊長石井四郎年輕時的軍官照,老人陷入沈思:這個千葉縣的同鄉,究竟是如何變成了魔鬼,又是如何把自己的同鄉變成了和他一樣的惡魔?

  15歲就讀於農業學校的筱塚良雄本想子承父業,卻在師兄的勸導下加入了軍隊。此時他尚不知這支秘密部隊是奉日本天皇的敕令《軍令陸乙第四十一號》而建——『朕命令制定並實行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職為關東軍防疫部職員之事的方案』,關東軍防疫部即七三一部隊。

  彼時,學校裡盡是一些歡送出征將士、迎接遺骸返回、刺槍術訓練等情景,狂熱的軍國主義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企圖以『滿洲』為根據地建設『王道樂土』,並擴大侵略成為亞洲霸主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明治維新後的『大陸雄飛』等思潮將日本一些青年野心大大刺激。

  『生物武器既省錢省料,又具有不可估量的殺傷力……缺乏資源的日本想要獲勝,只能依靠細菌戰。』出生在千葉縣富裕家庭的石井四郎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後游學歐洲搜集情報,變賣家產自費研究,成為狂熱鼓吹和實施細菌戰的元凶,除死於日俄戰爭的長兄,其二哥和三哥也加入了他的七三一部隊。

  這個利用血緣、姻親、同鄉和師生等關系組建的部隊,實現了絕對的對外保密,因為日本早在1925年就與美國、德國等37個國家簽署了日內瓦國際公約,明確『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

  魔鬼不是一天墮落的,原七三一部隊成員大川福松也經歷過內心的掙紮。『剛開始不做活體解剖就不給飯吃,慢慢地人就會變了……』因為『出色』的人體試驗,石井四郎將自己的佩刀作為嘉獎贈送給他,這柄猙獰、罪惡的軍刀如今收藏在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前後去了9次,先是拒絕見面,答應後到了家門口又被趕出來,最終纔同意作證並向展館捐贈這把刀作為歷史鐵證。』金成民指著一份日軍檔案中的『防疫給水部隊關系表』說,日軍戰敗前在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建立了63支細菌戰部隊,僅七三一部隊就有4000多人,而作證的只有不到30人,有的臨終纔肯講述,有的一直躲避、掩蓋和否認。

  『七三一部隊的所有秘密必須帶入墳墓!』1945年8月9日,在獲悉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後,石井四郎緊急傳達了關東軍密令,要求將命令文件、實驗報告、醫療器械等燒毀或炸毀,安排15趟專列將部隊成員送回日本,並嚴令不准暴露身份、不得互相聯絡,他本人更是幾個月後在老家千葉縣千代田村假死,舉行偽裝葬禮,試圖將慘絕人寰的罪行深藏墳墓。

  令人憤慨的是,除12名未及逃亡的日軍細菌戰犯在蘇聯遠東審判中受審,美國以獲取七三一實驗數據、戰略戰術、組織結構等秘密為條件,與日本達成秘密交易,使石井四郎等大批戰犯逃脫受審免於懲罰,苟且在歷史的黑暗處。

  然而,日軍潰逃時未及完全爆破的遺址,原七三一成員的證言,最新從日美搜集到的檔案,不斷發現的珍貴文物……這些鐵證都在有力地述說著歷史的真相。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