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女社區主任給31個『邊緣少年』一個家 讓農村娃學習琴棋書畫
2017-09-24 09:47: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於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24日訊 9月22日,星期五,下午兩點,天馬上就要下雨了。哈爾濱市南崗區通達街道辦事處三孔橋社區主任王雅萱焦急地站在門口向屋裡喊話:『今天周末放學早,快問問成成、樂樂都准時回家沒?要下雨了也不知道帶沒帶雨衣。』

  從五年前一個孩子的『姑姑』,到如今幾十個孩子的『媽媽』,王雅萱每天都是在這種操心和等待中度過的。她所在的三孔橋社區是哈爾濱的老城區,居住著大量外來人口,春去秋來,來自省內外的『邊緣少年』不斷來到她這裡,梳理自己低垂的翅膀,獲得重新飛翔的力量。

  自卑少年絕望厭學

  考上大學跪謝鼓勵他的『姑姑』

  今年37歲的王雅萱,愛說愛笑,性格開朗,為人熱情,一頭烏黑的披肩長發,美麗大方。『我大大咧咧,心老寬了,從小就願意做好事幫助別人,所以居民們都願意和我交朋友。』2012年,王雅萱在三孔橋社區乾上了自己喜歡的社區主任工作。

  想做好社區『當家人』,就得熟悉每家每戶甚至每個人的情況。剛上班不久,王雅萱在社區走訪時看到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經常在小區裡東游西逛、抽煙、說髒話。她意識到這個孩子有『問題』,就主動走上前和他聊起來,雖然她亮明了身份,但男孩並不買賬。『你誰呀?憑啥管我?』王雅萱有股子?勁兒,開始多方打探這個男孩的情況。她得知這個男孩叫龍龍,來自綏化,在哈爾濱市某高中讀高一,父母進城務工,乾的是保潔和重體力勞動,家境貧寒,他對自己的未來很絕望,不但不想上學了,還有輕生的念頭。

  王雅萱先從生活和學習上關心龍龍,給他買零食,帶他下飯館,領他去游樂場。龍龍第一次意識到,這個社會上,除了家人還有其他人會關心自己。平時,王雅萱經常帶龍龍到社區看大家怎樣工作,鼓勵他好好學習,她還經常帶龍龍到低保戶家中,讓他知道很多家境貧寒的人,仍然樂觀努力地工作生活著。在王雅萱的努力下,龍龍的心態逐漸好轉。但上學仍是個難題。王雅萱坐火車去了好幾次龍龍的老家,挨個學校詢問,足足跑了一個月纔將龍龍的學籍轉到綏化一所重點高中。學校有眉目了,龍龍卻害怕跟不上課程。利用開學前的假期時間,王雅萱寫了一個『誰願意做我的志願者』的牌子站在哈工大校園裡求助,好心的志願者李永幫助龍龍趕上了進度。

  兩年後,高考捷報傳來,龍龍以540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航空電子專業。他來到王雅萱面前,給王雅萱鞠了一躬,然後跪下,深情地說:『如果沒有你,就不會有我的今天,謝謝您!您當我最親的姑姑吧!』

  租房開辦『快樂屋』

  讓無人看護的孩子有了『家』

  龍龍的成長和改變讓王雅萱非常欣慰。這些孩子都有美好的夢想,但人的出身是沒法選擇的,她要幫他們修正人生的航向,讓他們自信地成長。

  她在社區又找到了十幾個『龍龍』,有的來自本地農民工家庭,有的來自從外地來哈爾濱收廢品家庭,還有的來自城市困難家庭……

  『只要盡點力,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我不能視而不見。』王雅萱說,為了幫助轄區裡更多的『邊緣少年』走上正道,她自費拿出兩萬元在紅岩小學附近租了一間房,光裝修就花了四萬元,屋子布置得溫馨又陽光,桌椅板凳、書本玩具樣樣齊全,她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快樂屋』。

  起初,『快樂屋』只有一兩個放學沒人看護的孩子,漸漸地,它像磁石一樣吸引來幾十個『邊緣少年』,他們在這裡等待父母打工歸來,復習功課,一起玩耍,一起談論人生理想。因為社區工作繁忙,王雅萱不得不找來社區同事和大學生志願者幫忙,並向她們介紹了自己的理念:『需要給孩子們講充滿正能量的故事,帶孩子們做游戲,陪伴他們成長。』

  『啥事她都管,孩子們想買個橡皮、格尺,要吃個餛飩、手抓餅都跟她要錢。』三孔橋社區書記侯喜亮見證了『快樂屋』的成長。他統計過,兩年裡,得有幾十個孩子在這裡接受過『陽光教育』。如今已參加工作的麗麗回想起當初的快樂時光,覺得自己很幸運,如果不是漂亮又富有愛心的『雅萱媽媽』,如果沒有『快樂屋』這個『家』,自己就是一個從鄉下來的無人看護的野丫頭,現在她技校畢業,和父母在哈市有了穩定的生活。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