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全面推行河長制實現龍江水長治
2017-10-08 08:0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滕嘉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8日訊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與經典歌曲一同蜿蜒漫溯的就是人們一直以來對江河湖泊的依依情愫,對水資源保護的心心念念。自2016年11月我省啟動河長制以來,各項工作全面推行。截至目前,我省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基本建立,近四萬河長走馬上任、履職盡責。同時,河湖分級核查全面推進,全省各級工作方案相繼出臺,河長制工作機構、制度陸續建立,專題培訓、『一河(湖)一策』編制等工作有序推進,河長制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水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水環境好壞,表象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推行河長制,可以有效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不斷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在日前召開的水利部第二次全國河長制工作月推進會上,黑龍江省與浙江、江西、雲南、河北、內蒙古等6省(自治區)作了交流發言,足見作為水資源大省的我省,對河長制工作的重視程度與推進力度。從河長制工作啟動以來,我省各項工作全面提速,計劃向前調,任務往前趕,尤其是把河長們都實名公示,層層壓實責任、傳導壓力,規避責任泛化,變『九龍治水』為『河長治水』,確保河湖管理保護實現常態常效。

  最新數字顯示,我國河長數量接近25萬名,而龍江的近4萬名河長已經在第一時間上崗,主要領導更是站到河流防治責任的最前端。這其中既有省級河長抓綱帶目發揮牽引作用,又有基層河長因地制宜發揮主戰作用,既有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科學指導,又有適合當地、『一河一策』的『土辦法』。各級河長是指揮員、更是戰斗員,不僅為江河湖泊『冠名』,更意味著所有生態資源被納入明確的責任體系之中,把每條大小江河細化成各級河長的『責任田』,以『制』達『治』,讓黑土地上的每條河流都有責任主體,使各級河長在履職過程中通過剛性約束倒逼剛性執行,通過河長制盤活帶動我省水環境改善治理,切實管住每條江河,守好一方碧水。

  隨著我省五級河長體系的基本完善,河長制也如同一根珠線,串聯起黑土地的每方水域,管水又管岸,讓水治理的反應鏈條縮短,提高水治理效果,推動生態建設。雖然組織架構明晰、責任精確鎖定的河長制有了體制機制的制度保障,有了一整套的行政系統的責任細化,但是水治理不能光靠河長唱『獨角戲』,河長領銜,公眾參與、社會共治,纔是江河湖泊生態保護的正確打開方式。讓每條河流成為每個人的『鄉愁』,牽掛、珍惜、呵護、建設,全民治水的受益者也將是我們每個人。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