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3日訊(記者周秘 編輯李玥)近年來,安達市始終堅持『產業立市、項目強市、生態建市、文明興市』的發展戰略,把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改善城市環境,大力加強民生建設,強力提昇市民素質,有效地推進了文明城市創建,在2015、2016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安達市榮獲全省綜合排名第一、第二的好成績。
抓城市建設,著力改善生存條件,積極打造文明城市創建的硬環境。
圍繞創建海綿城市,安達提出『政府打造環境』的理念,下大力氣加強城市基礎建設,積極打造優美環境,改善生存條件,增強市民的榮譽感和幸福感。一是抓硬化,讓城市暢起來。為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安達在加強嚴格管理的同時,大力實施城市路網昇級工程,重點對環城路、牛街、南北橫街等20條城區道路進行修建、拓寬、打通和維護,城區內外主次道路全線貫通,人行路達到應鋪盡鋪,全部實現硬化。二是抓綠化,讓城市美起來。按照見縫插綠、拆牆闢綠、小區建綠的原則,實施城市綠化工程,全市臨街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部拆除圍牆,新建小區全部預留綠地,進行綠化美化,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帶頭義務植樹,帶動全市乾部群眾共同為城市增添新綠。近兩年來,新建城市景觀帶7處,新建南森林公園、鐵西森林公園等綠地公園5處,新建潤達廣場、東風小學廣場等城市綠地廣場2處,新增綠化面積100多萬平方米,榮獲全國深呼吸100佳城市第41位。今年,安達還以爭創省級生態縣為牽動,著力建設耕牛路、安薩路、北引路、北化路、鐵路街等五條街區綠色人文景觀帶,綠化面積1萬畝。三是抓亮化,讓城市亮起來。按照『連成線、亮成片』的亮化標准,安達本著公共區域政府建設、臨街店鋪商家建設、居民小區物業建設的原則,大力實施城市亮化工程。目前,城區的主次乾路70%安裝了路燈,共計2000多盞,臨街商鋪和居民小區亮化率分別達到95%和80%。四是抓美化,讓城市活起來。針對安達城區無水系、綠化率低、群眾缺少活動場所的實際問題,安達大力謀劃河湖連通工程,在棚戶區改造中,配套實施區域美化建設,根據區域特點,亦湖則湖,亦樹則樹,打造有水、有樹、有景的城市景觀群。改造各類休閑廣場42平方米,是前幾年的10倍。特別是啟動了城市北部灣區域5平方公裡水體黑臭、氣味難聞、環境惡劣的『氧化塘』治理改造工程,建設集『水上樂園、水上公園、水上森林公園』於一體的達慶南湖公園,引入嫩江水將水體變活,規劃建設4處湖心島和5處半島,5座拱橋,300延長米的棧道,8、2公裡的環湖路,圍湖四周建設60米寬的綠色景觀帶、休閑廣場和兒童樂園等,使這一區域成為景色優美,自然和諧的生態游覽區和舒適居住區。讓死水變活水、臭水變清水,為安達增添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目前,近200臺機械正在緊張清淤,場面宏大,被百姓譽為安達的『紅旗渠』。
抓民生工程,著力滿足群眾需求,切實打牢文明城市創建的群眾基礎。
安達把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做為文明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解決民生問題,滿足群眾的基本需求,打牢文明城市創建的群眾基礎。一是工程為民。近年來,在大力加強城市集中供熱、燃氣入城和城市供水等基礎民生工程的同時,安達重點加大了棚戶區改造力度,2015年,投資9.1億元,將城市規劃區塊內的『小北屯』、『三角線』、『鐵西甜菜站』、『陶瓷廠後身居民區』四個水患嚴重,道路不暢的危房區進行整體拆遷改造,建成『綠城陽光』、『水岸尚品』、『淮陽人家』、『濱東華府』四個現代化小區,安置3120戶,近萬人。今年,又繼續啟動棚改二期項目,可為貧困居民異地安置住房3565套。從去年8月到現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共改造棚改1.2萬戶,佔全部棚改戶的52%。被百姓親切稱為『幸福樓』。二是服務利民。積極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活化為民辦事方式,簡化百姓及企業辦事程序,建立了人民辦事中心,打造了4000平方米的集中式、開放式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共110個窗口,分為便民服務、項目建設、公共資源交易、不動產登記、電子商務和行政業務綜合辦理等六個功能區,日接待辦事群眾2000多人,實現了百姓和企業『進一家門辦百家事』的願望。並且在新興、安虹兩個街道辦事處分別建立了人民活動中心,集辦公服務、學習娛樂、醫療保健、休閑健身於一體,使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街道、社區和常規職能部門提供的多項服務。同時,在電視新聞頻道開設了《關注》欄目,重點報道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部門服務群眾的效率和效果,近一個時期,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區低窪地段排水治理、物業小區環境整治、城市『牛皮癬』治理等多個問題均得到有效解決。三是制度惠民。建立了群眾信訪接待、民生訴求聽證、黨務政務公開、弱勢群體救助等制度,推進落實惠民舉措。制定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黨員乾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深入推進城鄉特困群體救助的意見》,在全市黨員乾部中開展『一包五帶十聯』活動。全市共有2717名黨員乾部參與包聯,結成包聯對子548個,包扶特困戶548戶914人,聯系一般貧困戶3252戶7796人。特別是今年年初,安定又組織全市近千名黨員乾部深入116個行政村,700多個自然屯進行扶貧摸底,通過實踐調研,既准確掌握了困難群眾的真實情況,又進一步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
抓文明引導,著力提昇市民素質,增強文明城市創建的軟實力。
安達把『培養人、塑造人、提昇人』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核心,在提昇城市『軟實力』上下功夫。通過積極引導,既提昇了市民的素質,又有效地增強了市民對文明城市創建的參與熱情。一是強化宣傳引導。制定《市民文明公約》、《市民文明行為規范》、《市民文明行為習慣》等規范,下發到全市乾部和市民手中,並借助電視、網絡、社會資源等進行廣泛宣傳,指導市民文明行為。錄制了《公務員文明禮儀》宣傳片,組織乾部職工觀看學習,並在人民辦事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等窗口單位進行播放,引導廣大黨員乾部學禮儀、知禮儀、懂禮儀。制作了安達文明網,上傳文明創建消息1000多條,日點擊量200多人次。創辦了《草原之聲》,傳遞黨委政府聲音,關注民生民情民意,傳播正能量。制作了《美麗安達我的家》撲克牌,既突出宣傳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五大發展理念等內容,又充分展示了安達的人文之美、城市之美、生態之美和發展之美,增添了廣大市民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安達還開通了『文明安達』、『安達發布』微信、微博平臺進行文明引導,市民互動參與率不斷攀昇,說文明話、辦文明事、走文明路、開文明車、做文明人的氛圍正在逐漸形成。二是強化典型引導。每年都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引導廣大乾部群眾擇善而從、見賢思齊。在2015年的推薦評選中,全市共推薦最美人物、身邊好人530人,53431人參與了網上投票,今年3月8日,安達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活動,為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頒獎。同時,還把各類先進典型錄入『好人』儲備庫,通過道德講堂進行宣講。市道德講堂專題宣講了助人為樂典型、省第四屆道德模范李琳的事跡,參加活動的近200名市民深受感動和鼓舞,活動之後,很多人主動加入到李琳的愛心團隊,如今由李琳組建的巾幗志願者隊伍已達50多人。三是強化活動引導。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道德講堂、志願服務、文明餐桌、全民讀書和群眾文藝演出等系列主題活動,把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全市建立道德講堂56個,網上注冊志願者2.1萬人,佔建成區人口的13%,每年開展志願服務300多次,多名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受到省文明委表彰,留守之家、扶貧濟困和法律援助三個志願服務項目被評為全省志願服務品牌。2015年,組織開展的『美麗安達百合之夏』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歷時54天,舉辦專場演出50場,52個單位和群眾團體參與演出,參演人員達5000多人,累計演出735個節目,吸引觀眾近7萬人次。今年5月份,又組織開展了為期2天的『孝行天下,德耀安達』安達市首屆傳統文化公益論壇,邀請國內5位資深的老師進行了精彩演講,全市千餘名乾部群眾參加了論壇活動,社會反響非常好。六一兒童節期間,組織開展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有禮安達人』講文明樹新風優秀公益廣告涂鴉作品展示活動,全市120名師生現場完成35幅涂鴉作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飽含了師生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濃濃深情。目前,這些涂鴉作品已集中展示在市中心主要位置,吸引了眾多市民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