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黑龍江面臨的改革任務十分艱巨。新一輪東北振興如何犁舊創新?改善營商環境、攻堅國企改革、發力供給側改革……黑土地正以『敲鍾問響』的系列改革精繪振興『答卷』。
紮根營商環境改革用效率放大『軟實力』
秋高氣爽,雞西『萬向名鎮』項目經理張雪峰拿著政府批文興衝衝地走出雞西市政務服務中心。『原來一個月辦完的工程許可,現在一周就到手了。』面對行政審批提速,『跑工程』十幾年的張雪峰有些『意想不到』。
『程序多、跑腿多、耗時多』,這是以前不少人去政府部門辦事時抱怨最多的話。對此,黑龍江省近年來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決心『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還給市場。
『百年煤城』雞西在黑龍江率先開通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平均審批時限壓縮30%。擁有181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的雞西市政務服務中心投用,使政府『分頭管理』變為『一站式服務』。營商環境改善讓地方嘗到了軟環境的『甜頭』,『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增速居全省第二。』雞西市市長張常榮說。
『聽說有的乾部承諾在口頭,落實不太好,可實際不這樣。』來牡丹江投資的浙江商人萬振峰說,他的項目是上任政府領導招商來的,這任市主要領導現場辦公督戰,推進非常順利。
向自身權力『開刀』,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在黑土地『打響』:省級行政審批項目下放50%,政府權力清單精簡70%……『3年來全省公開通報了179件破壞發展環境典型問題,259人受到處分。』黑龍江省政府企業和創業投訴中心督察專員邢新宇說。
營商環境之變吸引來大量『山海關』外資本。據統計,全省近三年1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420個,東北區域外企業投資1100個,佔比近三分之一。
攻堅國企改革
重塑『龍頭』挺起工業脊梁
『煉鋼分廠的領導班子全部「下課」,重新競聘。』這樣的改革在中國一重歷史上是頭一次。
作為我國裝備制造工業『航母』,由於市場營銷能力弱,管理層級多,職工『大鍋飯』思想嚴重,加之行業市場變化等,企業一度連續24個月虧損。
面對嚴峻形勢,中國一重決心破釜沈舟,改革求生。減少管理部門三分之一,壓縮管理人員2355人,把市場壓力引入各個部門……經過努力,企業終於在今年初扭轉了虧損局面。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老工業基地,有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等諸多『國寶級』企業。近年來,受國內外產業形勢、體制機制僵化等影響,一些企業陷入困境。黑龍江采取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改革脫困。
在東北最大國有煤炭企業龍煤集團,黑龍江省通過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系列改革,幫助企業在極其困難情況下保住了運行,去年實現減虧23.7億元。
老國企改革發新枝,新業態創新露頭角。成立3年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憑借雄厚研發實力形成市場優勢,今年營銷收入預計突破10億元,推動
了全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昇級。
發力供給側改革
整合優勢資源提昇價值鏈
轉方式調結構是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黑龍江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創新力度,重點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實現『油頭化尾』『煤頭化尾』『煤頭電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五頭五尾』產業鏈和價值鏈昇級。
創新創業一條街——『哈爾濱市南崗區高科技產業經濟帶』東西延伸15.8公裡。沿線集聚著18所高等院校,4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近4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1萬科技人員。
諸多『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崛起,為哈爾濱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連串『千億』級別的動能:全市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食品工業產值達156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提高到千億元。
『原字號優勢資源不是負擔而是寶,關鍵怎麼「撿」到手。』地處鶴崗的黑龍江『煤頭化尾』示范企業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永由舉例說,公司去年使用原煤生產尿素60.8萬噸。黑龍江四大煤城紛紛圍繞『煤頭電尾』『煤頭化尾』探路,其中七臺河的寶泰隆30萬噸穩定輕烴項目,已完成投資16.98億元。
圍繞優勢資源整合供給優勢,帶動著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目前,黑龍江能源工業佔經濟總量比重由過去的20%下降到8%,旅游業GDP佔比突破10%成為新興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08億元,同比增長6.3%,增幅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
新華社哈爾濱10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