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創新型國家建設有我獻力
2017-10-22 07:2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濤 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哈工大學生微納衛星團隊成員正在研發納衛星。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黑龍江日報10月22日訊 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報告中提到了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中,很多都凝結著哈工大航天人的技術與心血,這值得我們自豪,更值得我們學習。報告還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我們應該好好領會,把這落實到我們第三顆納衛星的研發工作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微納衛星團隊成員陳松發言引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19日晚,哈工大科技園的會議室內,每月的微納衛星團隊黨員組織生活又照例在這裡進行。不一樣的是,這次,團隊中黨員和非黨員同學在這裡共同座談交流學習十九大報告。

  由於陳松是團隊中唯一一個參加了『哈工大研究生骨乾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式直播』活動的成員,因此他第一個交流講話。他越講越激動,隨後會議室中20名團隊成員爭先恐後地說了起來。『我國以後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國家今後要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針對報告中提到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學生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

  大家也發現,十九大報告中總結豐碩的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時,舉了天宮、蛟龍、天眼等例子。而哈工大為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的交會對接、為天宮二號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橕;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制了無刷直流電機,填補國內空白;天眼和大飛機中,也都凝結了哈工大人的技術和心血。近5年來,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和小衛星、空間機械臂、激光通信、新體制雷達研制等領域,都活躍著哈工大人的身影。大家對報告中提到的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充滿了憧憬。座談會一直持續到晚上10時多纔結束。

  當得知團隊成員已經自發開始學習並交流學習體會時,哈工大航天學院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黨支部書記趙永蓬感到很欣慰,他說:『中國航天的未來需要靠新一代的航天人來開創。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還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今後,我們要以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為契機,在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多政治和技術都過硬的航天人纔。』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