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特色采摘吸引眾多游客
2017-11-09 16:33: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卜俊奎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哈拉新村。

  特色采摘吸引眾多游客。

  特產農產品洋蔥即將出口俄羅斯。

  冬捕節盛況。

  黑龍江日報7月12日訊 這裡——是嫩江農耕文明的發源地;

  這裡——正悄然繪就都市農業發展藍圖;

  這裡——各民族團結和諧共創嶄新時代;

  嫩水達鄉,熱情奔放——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一座人文底蘊深厚而又生機勃勃的魅力之城。

  達斡爾族語『梅裡斯』意為『有冰的地方』。三百多年來,達斡爾族人沿嫩江兩岸逐水草而居、尋水鳥而漁,用勤勞質朴的民族性格開墾著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

  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齊齊哈爾市北大門,是我省通往內蒙古的重要通道,東南兩座嫩江公路大橋,將梅裡斯區與齊齊哈爾市緊緊聯系在一起,距齊齊哈爾火車站15公裡,距齊齊哈爾機場8公裡,301國道、碾北省級公路、齊查高速、綏滿高速在境內交匯,並入東北公路交通網。是內蒙古東部地區從公路進出齊齊哈爾的必經之地,是哈大齊工業走廊上的重要節點。

  2017年,梅裡斯區委區政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及市委關於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和加快推進『十二大重點產業』的要求,大力發展都市農業、綠色食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和現代養生養老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積極推進民族區綠色發展、全面振興。

  都市農業

  綠色生態理念蓬勃發展

  近年來,地處嫩江右岸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以其快速發展的都市農業讓人刮目相看,來過這裡的人們都留下了這樣的評價——『梅裡斯全新的發展理念,為嫩江草原增添了一抹濃重的綠色!』

  梅裡斯區資源富足,物產豐富,現有耕地146萬畝,草原面積60萬畝,森林面積27萬畝。嫩江、音河、阿倫河和二溝河等一江三河橫貫全區,水源充沛。全區以黑鈣土和草甸土為主。境內的一江三河是全國少有的未受污染的江河,為梅裡斯發展綠色食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保證。以『洋蔥、西甜瓜、玉米、胡蘿卜、油豆角、大白菜』等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享譽全國。富足的自然資源和綠色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強勁的生命力。

  梅裡斯區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全市生態綠色的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2017年全區農作物種植面積145.94萬畝,其中,水稻41.5萬畝、蔬菜瓜果32.4萬畝。落實『互聯網+農業』高標准基地17個,其中水稻基地5個,玉米基地2個,設施及陸地蔬菜基地5個,洋蔥基地1個,胡蘿卜基地1個,冰紅葡萄基地1個,菇娘基地1個,香瓜基地1個。相繼培育出天照牧業有限公司、綠源林養禽場、紅參胡蘿卜種植專業合作社、達鄉洋蔥產業專業合作社和紅星盈蔬菜小鎮等多個都市農業典型。在蔬菜生產上,依托全省『北菜南銷』基地建設,大力實施『一鄉一特色、一村一精品』戰略,精心培育紅星盈果蔬小鎮、紅參胡蘿卜合作社等典型,帶動千畝以上蔬菜種植基地31個,推動形成了雅爾塞鎮棚室瓜菜、梅裡斯鎮洋蔥、共和鎮油豆角,其它鄉鎮馬鈴薯和鮮食玉米的區域布局。在玉米和其他作物種植上,本著立足實際、統籌推進的原則,在交通不便、地處偏遠的區域,擴大鮮食玉米、青貯玉米、高淀粉玉米面積。根據土地肥力情況,大力發展紫花苜蓿、中草藥種植。開展農業科技知識普及工作,舉辦各類培訓班10場次,培訓農民1.5萬人次;為農民提供產前信息500餘條。僅上半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3437元,同比增加10%。

  推進梅裡斯區山鷹物流服務平臺建設,成功引進黑龍江龍運集團與齊齊哈爾山鷹蔬菜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齊齊哈爾優質農產品物流園區,今年6月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為7.88億元,主要建設中俄優質農產品交互性貿易展銷平臺、跨境電子商務集散平臺、中國優質農產品物聯網發展中心、國際甩掛物流配送平臺、北菜南運交易集散平臺、綜合性農產品一站式采購平臺、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今年梅裡斯區將把打造菜園子、果園子、米袋子作為綠色、特色效益農業產業支柱,勇擔齊齊哈爾市瓜果蔬菜產業強區,譜寫都市農業和綠色食品加工『兩篇文章』,推進以現代綠色農業為核心的經濟強區的崛起。

  達斡爾文化催醒民族地區旅游業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神韻和靈魂,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已經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與支橕。達斡爾族同胞在保衛、開拓、建設齊齊哈爾的征戰、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達斡爾人》、《奮進·崛起》、《嫩水歡歌》等文化宣傳產品,成為外界認識了解達斡爾族的重要文化作品。2017年以來,全區緊緊圍繞民族文化資源,挖掘嫩江、哈拉新村、梅裡斯湖、綠色農業等生態環境優勢,深度整合民族文化資源。深入實施『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企業管理、市場運作』的旅游產業發展機制,齊齊哈爾觀光旅行社、雙豐旅行社等8家旅行社形成合作,共同打造哈拉新村景區、梅裡斯湖胡景區、黑土藍天假日農莊景區即『民族風情體驗游、休閑度假生態游、徒步樂騎康體游』等三條旅游精品線路,致力把哈拉新村打造成為全省重點民族旅游景區,把梅裡斯湖打造成為全省重點生態開發景區,把青年林場打造成為全省重點知青文化景區和狩獵場,把黑土藍天農莊打造成為全省重點休閑度假景區,使梅裡斯真正成為周末游、親子游、自駕游的目的地和齊齊哈爾——內蒙古旅游線路上的重要節點。

  全力推行民族文化+生態+農業+節慶+體育的『民族文化+N』發展模式,深度開發草原風光、冰雪特色、鄉村休閑、農業觀光、民俗風情、漁獵體驗、庫木勒節、菊花節、冬捕節等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不斷提昇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使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成為帶動全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今年梅裡斯區成功舉辦了冰雪狂歡節、梅裡斯湖冬捕節、第三十屆庫木勒節,第二屆庫木勒論壇。今年上半年,全區接待旅游人數達2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600萬元。

  全區把打好民族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梅裡斯擴大影響力和提昇對外知名度的王牌。在濃厚的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如今悠揚的『烏欽』說唱,夜夜劃破夜空傳遍四方,一個個身著民族盛裝的達斡爾族同胞,每晚圍繞篝火旁呼喊『著嘿著』,跳起歡快的『哈肯麥』,吸引了眾多的省內外游客。風吹草香、火映歌聲,已經成為達鄉美麗的民族詩畫,在嫩江大草原上,書寫著今日達斡爾族人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輝煌。

  良好環境成為項目投資建設熱土

  2017年,梅裡斯區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堅持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強大引擎,立足區位、資源優勢,致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的發展新路,在產業定位上,集中精力在『綠』與『特』上大做文章,在項目建設上以綠色、生態化的新興產業為主導,著力引進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關聯度高的大項目,以期達到連鎖效應,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引項目上體現務實,全區始終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抓,著力解決影響投資發展環境的人和事。開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實行『一事一議、一項一組、一項一策』的靈活招商政策和首問負責制,著力營造『招商、親商、安商』的良好氛圍。積極主動參加各類招商會節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介梅裡斯投資環境,使得全區知名度進一步提昇。先後參加了黑龍江省-日本企業經貿交流會、黑龍江省與亞布力論壇企業家交流懇談會、中國成都招商會、第四屆中俄博覽會暨第二十八屆哈洽會等活動,成功引進光伏扶貧、新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210萬頭生豬養殖、蔬菜深加工及倉儲等意向項目4個。在6月3日舉辦的梅裡斯達斡爾族第30屆『庫木勒』節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成功與黑龍江龍運集團、齊齊哈爾市鑫昌隆鋼結構制造有限公司、齊齊哈爾源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金銀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南京通用電氣裝備公司、齊齊哈爾鼎泰牧業有限公司及中民地銘(青海)實業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簽訂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協議投資11.2億元。

  全面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全區共發展電子商務企業9家,借助美團銷售生活服務類商家16家,利用電子商務創業的農民、大學生及從事微商的就有150餘人。現已在6個鄉鎮建設完成鎮級服務站,並為鎮級服務站人員開展培訓,下一步將在66個村屯開設村級服務站。為打造梅裡斯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與齊齊哈爾創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並於今年6月3日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全面啟動電商產業園項目。積極參加首屆電子商務成果展,借助會展契機結合梅裡斯『庫木勒』電子商務平臺15家電商企業的65種特色農產品參展。2016年以來,全區已有多家合作社開展網上銷售,大八旗洋蔥合作社銷售額達到200萬元,其中有機洋蔥受到消費者的好評並且供不應求。

  民生建設成績斐然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梅裡斯區把改善民生作為促進民族交融、增進民族團結的有效抓手。各項民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民生實事件件有回音、有著落。在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上,全區投入資金,完成對華豐路、育德街、農富街、興梅街4條街路維護工作,修復路面3000平方米。投資新建東環路防澇工程管線231米,城區排水管線清掏8.34公裡,清掏雨水井、檢查井930個,同時投資新建了城區出水口324立方米蓄水池一座。

  為有效做好低溫樓改造工作,區政府搶前抓早,從今年初就開始對區內低溫樓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整理信息,全力推進前期准備工作。及時完成低溫樓改造的立項、可研、設計、招投標等相關手續,投資650萬元,於今年5月中旬對園丁2號家屬樓、政府3號家屬樓、乳品廠家屬樓、建築公司1號家屬樓進行低溫樓改造,改造面積達2.2萬平方米,預計近期將全部完工。四年來,已連續改造完成20棟低溫樓,近70%低溫樓得到改造。投資3500萬元,建設城區天然氣入戶工程,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預計總管線建設長度16.5公裡。今年計劃天然氣入戶率達50%,約4000戶左右,年底實現通氣。為促進農民工外出就業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8班次,培訓人數399人。同時,為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145人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3540人,共發放養老金658.79萬元,發放失業金30400.00元。發放農村低保金624萬元,發放城鎮低保金228.7萬元。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的95名貧困學生2017年一年每人解決生活救助金1000元,救助資金共計9.5萬元,為全區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128.6萬元;為孤兒發放孤兒補貼7.7萬元;為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73.7萬元,這些有效措施,推動了社會保障工作的有序開展。

  全區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民政、住建、教育、人社、區保、扶貧六部門制定出臺《2017年精神扶貧入村技能培訓實施方案》、《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醫療保險精准扶貧八條措施》、《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精准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等多項方案,確保扶貧工作順利開展。全區21名副處級以上領導乾部帶頭包扶21個貧困村,與企業、農村各類經濟合作組織40家共同對接幫扶21個貧困村,各單位1535名機關乾部對接幫扶1754戶貧困戶。致力探索產業化扶貧新的思路,制定金融扶貧方案,設立850萬元風險抵押金,為大地北糧、紅參胡蘿卜公司等農村經營合作組織、企業貸款3900萬元,帶動1146戶2250人實現脫貧。通過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共和鎮雙崗子村50戶貧困戶與齊齊哈爾藍海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簽訂庭院經濟綠色食品生產合同,每戶直接增收1500元。莽格吐鄉利用網絡眾籌的模式,現已有60戶貧困戶領養笨豬,每戶農民增收800元。共和鎮雙崗子村通過水田開發帶動47個貧困戶帶地入社,每戶貧困戶畝增收350元。畜牧局積極探索生豬代養脫貧模式,近50個貧困戶直接獲得收益,正在全力朝著和諧幸福的目標共同邁進。

  如今,放眼美麗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四大產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變化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有效。梅裡斯人民正用智慧和汗水描繪一幅綠色發展振興的美好畫卷,全面展現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