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秀娟在喂養雛鶴。
第二次眼淚
姐姐去世了。
弟弟淚如雨下。
姐姐是他心中的英雄。他沒有後退。1996年,徐建峰毅然從齊齊哈爾市建華廠,調入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當起了護鶴人,像父親和姐姐一樣。
一乾便是18年。是的,18年。他本可以多乾很多年的。
『單位再小的事兒,也是大事兒,家裡再大的事兒,都是小事兒。』這是和徐建峰搭班子一起工作的鶴類馴養繁育中心主任郭立業對他的評價。
在丹頂鶴的繁育期,他十天半月回不了一次家。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帶領同事徒步穿行紮龍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地帶,用GPS定位丹頂鶴的巢區。
在濕地中跋涉十分勞累和艱苦,有數不盡的蚊蟲叮咬,夏天酷熱難耐,有時甚至要冒生命危險,但徐建峰絲毫不退縮,常年堅守在第一線。
負責丹頂鶴的繁育和野外救護是徐建峰在紮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工作。每年的4至6月是鶴卵的孵化期,他心中惦念的總是鶴巢、鶴卵的安全。
多年養鶴護鶴的經驗讓徐建峰對丹頂鶴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他能准確地定位濕地腹地內散養鶴巢的具體位置,對丹頂鶴的產卵數量,甚至到每個卵的破殼時間都能算得八九不離十。
在他帶領下,自2008年以來,丹頂鶴繁育和育雛成活率創建區以來最高,育雛成活率達90%以上,逐年呈上昇趨勢。
18年來,徐建峰不辭勞苦地工作,為野化丹頂鶴建立穩定的散養繁殖基礎、為丹頂鶴種群壯大做出突出貢獻。愛鶴如命是同事對徐建峰的由衷贊賞。
像以往一樣,2014年4月18日早上,徐建峰趟水約2公裡,進入紮龍濕地腹地。
他想觀察散養丹頂鶴的繁育情況。
當天中午,他發現一只散養丹頂鶴的鶴雛和一枚鶴卵。為了確保鶴雛的成活,他在濕地裡工作了1天。次日上午,不放心鶴雛和鶴卵的他,再次回到濕地看護。
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就在返程途中,由於連日疲勞,致使摩托車失控掉入路基下的水溝內,徐建峰因公殉職。
『建峰是因為守護小鶴過度疲勞纔犧牲的,進入紮龍工作以來,他不怕累,肯吃苦,是我們所有紮龍自然保護區工作者學習的榜樣。』回憶起徐建峰,管理局局長楊文波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動情地說道。
『俺是土生土長的紮龍人,從小就生長在濕地,丹頂鶴一直是咱最親密的鄰居。為了鶴,我的女兒和兒子先後獻出了生命,他們是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而犧牲的。』父親徐鐵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