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脫貧攻堅捨我其誰 擼起袖子加油乾
2017-11-20 13:58: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李志達 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省財政廳駐蘭西縣林盛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趙謙

  脫貧攻堅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也在精准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是黨中央吹響了向貧困發起總攻、與貧困展開決戰的號角,是我們駐村乾部的行動號令。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我們身處脫貧攻堅一線,擔當脫貧攻堅重任,將以強烈的擔當意識,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恪盡職守的責任感,進一步堅定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信念,?力同心,紮實工作,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趙謙擲地有聲。

  趙謙說,脫貧攻堅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也在精准。中央和省委明確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就是要確保識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從5月31日進駐林盛村以來,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們對全村869戶3340人進行了拉網式入戶調查,按照精准識別、精准退出的程序,頂住壓力,剔除53戶116人,確定精准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61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林盛村貧困戶和低收入家庭的入戶頻率,每周都要將全部貧困戶家庭走訪一遍,對重點家庭多次走訪,幫助貧困家庭逐一完善『一冊五卡四賬』,及時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深入開展貧困群體政策兜底和補齊短板情況的調研,摸清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把好精准識別動態調整關,對因病因殘等各種原因返貧的農戶及時納入;對達到脫貧標准的,嚴格按脫貧退出標准和程序,及時精准退出;把好精准施策關,因戶施策、一戶一策,在深入分析和總結致貧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幫助找准創收增收門路,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產業扶貧是拔除窮根的治本之策。在開展駐村扶貧過程中,趙謙感到外在輸血只能治標,內生『造血』方可治本,應該因地制宜,確定符合實際的脫貧產業項目,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他說,林盛村過去以種植玉米為主,收益比較低,但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小米等收益比較高的谷物。為此,工作隊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發揮新型主體帶動作用,以致富能人牽頭成立的『呼蘭河右岸谷物種植加工合作社』為平臺,按綠色標准規模化種植谷物雜糧,積極引導動員貧困戶、低收入戶和易返貧戶帶地入社,建成了日加工能力20噸的谷物加工廠,並建立貧困戶利益保障機制。目前,大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帶地入社,下一步,將發動全部貧困戶帶地入社。同時,利用電子商務渠道,積極組織合作社與知名企業對接,拓展種植加工營銷渠道,用好資源開發好產品,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確保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

  趙謙說,農村基層黨組織承擔著推動黨的扶貧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責任,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為此,他們堅持把加強村黨支部建設作為搞好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牢牢抓在手上,根據林盛村實際,在每周二召開扶貧工作隊隊務會時,請村『兩委』列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論述,研究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和精准扶貧的具體辦法,通過開展常態化的『兩學一做』活動和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帶動林盛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提昇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談及下一步,趙謙說,將自覺做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落實工作,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創美好新生活。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