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張家文:大慶杜爾伯特縣財政支出六成以上為民生
2017-12-05 19:4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鄭通 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5日訊(記者 鄭通 遲亦達 編輯 王艷)5日,由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東北網承辦的『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大型采訪活動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正式拉開帷幕。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張家文向中央駐省以及省級20餘家主流媒體介紹杜爾伯特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杜爾伯特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家文對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介紹。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躋身全國產糧大縣行列 招商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

記者現場記錄發言。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據悉,杜爾伯特縣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有蒙、漢、滿、回等21個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佔總人口的18.2%。近年來,杜爾伯特縣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以赴促增長、惠民生、保穩定,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2016年位列全省縣域經濟增速排名第17位,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06.5億元。

杜爾伯特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夏海亮主持新聞發布會。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伊利乳業、寧夏伊品、九陽豆粉、東方希望、谷實農牧等知名企業相繼入駐,累計簽約項目88個,簽約額297.8億元。在招商引資方面,杜爾伯特縣實現歷史性突破。』據張家文介紹,杜爾伯特縣建成投用奶牛規范化牧場61處,與臺灣元盛集團合作累計推廣繁改和牛2845頭,肉牛肉羊生豬規模養殖場達到70處,獲評全國牛奶生產強縣、全國優勢奶牛產業帶建設示范縣、全省牧業生產強縣。實施農電昇級、井井通、土地整治等工程,特色訂單農業發展到43.6萬畝,糧食總產22.3億斤,躋身全國產糧大縣行列。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6家, 2017年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7億元。累計實現旅游收入23.3億元、新增市場主體1.1萬家,環連環湖旅游度假區被評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杜爾伯特縣被授予『中國雪地風箏之鄉』稱號。

  在全省率先建成百萬畝人工林 城鎮集中供熱實現全覆蓋

  『開發城鄉建設,改造棚戶區、泥草房,提高城鎮化率和農村住房磚瓦化率,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杜爾伯特縣的城鄉面貌得到顯著改善。』張家文表示,為提昇承載功能,杜爾伯特縣新建城市公園8.8萬平方米,改造老舊配套管網78.6公裡,管道天然氣入戶4500戶,消滅無燈路17條,公共停車泊位達到4200個,城區垃圾污水集中處理點、村級文體廣場、城鎮集中供熱實現全覆蓋。新建鄉村道路、社區巷道335公裡,城鄉公路總裡程達到942公裡。累計改草7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6%,村屯綠化率達到100%,在全省率先建成百萬畝人工林,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省級生態縣,被評為全國『三北』四期工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國家級生態縣順利通過驗收。

  財政支出六成以上為民生 有效傳承保護民族文化

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同時,為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杜爾伯特縣23個扶貧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7234戶(次),年末2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已脫貧人口達到591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貧困群眾可全部住上安全房、吃上安全飲用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達到22682元、13221元,同比分別增長7.2%、7%。民生事業投入持續增加,年均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60%以上。民族文化有效傳承保護,建設省級標准化文化活動中心11處、村級文體廣場132處、農家書屋79個,創辦蒙古族民歌合唱團、夕陽紅藝術團等民族文藝群體40餘個,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習基地5處,出版《杜爾伯特演變史》《杜爾伯特簡史》《杜爾伯特地名研究》等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書籍30餘部,農村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等民生工程實現全覆蓋。

  張家文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中央、省市的戰略部署,對縣第十八次黨代會確定的宏偉藍圖再豐富、再完善、再聚焦,立足縣情實際,深入實施『七大戰略』,堅決打好『六個攻堅戰』,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完成貧困縣摘帽任務,爭做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先鋒軍,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此基礎上,繼續朝著建設現代化杜爾伯特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