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省民委駐村工作隊:用實際行動成為村民的貼心人
2017-12-06 11:1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鄭通 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6日(記者鄭通 遲亦達 編輯彭佳麗)6日,由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東北網承辦的『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采訪團隊一行來到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巴彥查乾鄉巴彥他拉村,了解省民委駐村工作隊用實際行動為村民真心做事的感人事跡。

  『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采訪。

  今年6月2日,以省民委經濟處處長劉烈軍同志帶隊的駐村工作隊進駐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巴彥查乾鄉巴彥他拉村。駐村工作隊至始至終嚴格按照省委要求,很快融入到扶貧工作中,成為了村民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

  省民委經濟處處長劉烈軍。

  初到村時,正是確定貧困戶名單的關鍵時期,駐村工作隊抓緊了解當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調研活動,走村入戶,拜訪黨員和群眾,與普通百姓談心,基本上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制約本村發展的不利因素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及發展方向,制定了《杜爾伯特縣巴彥他拉村產業扶貧規劃(2017-2020年)》,駐村扶貧工作初見成效。

  『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采訪。

  隨著扶貧力度的加大及扶貧政策的增多,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理解速度和深度跟不上扶貧政策力度和速度,導致部分群眾對扶貧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給扶貧工作帶來了障礙。為此,工作隊員都是先反復學習相關政策、文件精神。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成員分組,深入各戶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問題,耐心解答群眾的疑惑,利用微信、短信平臺把扶貧政策、措施,脫貧標准,建檔立卡戶和非建檔立卡戶分別能享受的政策通過平臺發到群眾終端,使群眾通過手機就能了解到扶貧政策,也能通過他們再把扶貧政策傳播給身邊的親人、朋友。

  杜爾伯特巴彥查乾鄉現場座談。

  規劃後巴彥他拉屯至巴彥查乾鄉通村路9.5公裡;規劃建設村內巷道11公裡;新打抗旱井74眼,有效澆灌面積增加1.5萬畝,實現農田全覆蓋;在油田路(塔布路)安裝路燈20盞;完成震蕩線鋪裝,初步解除了林肇路巴彥他拉村過境地段安全隱患。為改善吃水條件,駐村工作隊對巴彥他拉村3個自然屯的自來水進行改造維修;為改善住房條件,改造泥草房,初步統計65戶,建檔立卡戶開工和竣工34戶,非建檔立卡戶全部完成建設;為改善服務設施條件,建設完工自駕逸站1處,為村民提供路邊農副產品銷售場所,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為改善辦學辦公條件,對巴彥他拉村小學進行維護修繕,把校門改造成電動門,對村小學操場進行墊高,鋪設紅磚1500平方米,對校門前排水進行改造,結束了『受水氣』歷史;謀劃搭建院、村合作電子商務平臺,將巴彥他拉村農產品推介到大慶師范學院經濟管理系師生創建的電商平臺,帶動農民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這一樁樁、一件件,駐村工作隊用實際行動成為村民的貼心人。

  同時,省民委駐村工作隊布局推進標准化生豬牧場建設項目,建設標准化生豬養殖基地,依托養殖合作社與谷實農牧集團合作,拉動村域經濟發展,豬場明年將投入使用。布局發展林下經濟,充分利用巴彥他拉村豐富的林地資源,種植桔梗800畝,每戶10畝並簽訂合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布局中草藥和擴大雜豆種植業,改變單一的種植結構,以農禾興種植專業合作社為示范,引導村民進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布局扶持致富帶頭人,積極引導鼓勵村民注冊成立勝文瓜菜專業合作社,投資68.5萬建設瓜蔬溫室大棚和冷棚,采取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步入小康。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