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家在景裡住人在畫中行 佳木斯民生實事尋找質感幸福
2017-12-15 13:02:35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譚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5日訊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百姓臉上的表情,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前進的指向標。如何讓微笑寫在每個人的臉上?辦好民生實事就能夠溫暖民心,增強獲得感與幸福感。

  近年來,佳木斯市聚焦民生熱點,圍繞百姓在社會保障、教育醫療、養老服務、交通出行、公共環境等方面的需求,逐項落實民生實事。

  今年以來,自助式標准化健康小屋已全部建設完畢,停車場、新建改建公廁陸續投入使用,標准化城市社區建設任務已完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任務已接近尾聲……

  一件件民生實事結出碩果,老百姓眼裡的發展成果不再僅僅是統計出的一組數字,而是溢在心裡的獲得感,寫在臉上的滿意度,更是一種帶有質感的幸福。

  『當你置身於這座城市,在一步一景中呼吸著新鮮空氣,抬頭便能仰望到藍色的天空,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想再離開。』家住佳木斯山水家園的60歲的市民張志傑說道。他告訴記者,佳木斯的生態綠化、城市美化程度逐年提高,不僅讓他的幸福感倍增,而且生活也更有品質,每天在城市裡走一走,感覺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好了。

  天藍樹綠是大自然賦予人們的色彩,更是佳木斯這座城市最靚麗的名片。佳木斯以打造綠色園林、生態園林為理念,以建造北方花城和鞏固『國家園林城市』成果為目標,全面推動我市城區園林綠化美化建設工作創新發展,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城市綠化美化新格局。

  2017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計劃對安慶、萬興等五個城市出入口進行美化,打造迎賓綠化景觀,從城市出入口看佳木斯。

  高標准傾力打造,目前,佳木斯市區5個出城口內的綠化美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使我市出城口形成『北觀荷花南看樹、東品糧都西賞山』的獨特生態型園林綠化美化格局。

  北出口紅旗街,由北向南,從松花江公路大橋為起點,結合地形特征,巧妙合理搭配,栽植宿根花卉、一年生草花和造型樹等,打造出『平、立、側』面多角度、多色彩的綠化美化立體效果。

  南出口安慶街,采用大小規格不一的廢棄農機輪胎作為花器,運用花灌木和多年生宿根花卉合理布局,點綴道路節點。既降低了花器成本,又起到了交通警示作用;既體現了環保美化理念,又突顯了『農機大市』的魅力。

  東出口長安東路,以長安路、機場路為線,機場游園為點,采取花帶、花架及五色草打造立體景觀,作為主要迎賓點,全面提昇綠化美化的整體效果;長安東路和機場路兩側栽植千屈菜、北京夏菊為主的宿根花卉,打造鮮花大道,構造為迎賓線狀,形成綠化美化格局。候機廳前的『豐收龍』五色草立體景觀造型,其龍身回旋處是大豆形狀的六個大字——『佳木斯歡迎您』,表達出了城市的心聲:佳木斯人民發揚龍的頑強奮進精神,全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城市,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的賓客。

  西出口友誼路,同三收費站一處近三千平方米棄管綠地,改造前,雜草叢生,毫無生氣。通過填方和平整,栽植白樺、赤松等喬木,搭配重瓣榆葉梅等灌木,形成節點景觀,與郊區大來崗達勒花海遙相呼應,起到了景區過渡帶的功能。

  此外,今年市園林處引進了新品種增添植物景觀的多樣性,改造了棄管綠地為公眾攝影提供景點。樹木和花卉等植物的栽植量也達到了歷年之最,由過去的十幾倍上昇到今年的百餘倍之多。

  為了給城市增添更多綠化美化景觀,市園林處今年還傾力構造了城市旅游四大名片『春賞杏、夏觀荷、秋品菊、冬戲雪』的『夏觀荷』景觀和以菊花展為平臺打造了『秋品菊』名片。

  明年,市園林處還將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繼續打造5個城區出入口的綠化美化工作,全面做好9條新建街路、1個廣場、5條主要街路、4個公園的綠化美化工程,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觀街路,使城市綠化品位得到更大的提昇。

  曾經的規劃,已日益清晰地展現在市民眼前,曾經腦海中的生態家園美景也正一步步轉變為現實。如今的佳木斯,處處可見到綠色,這亮麗的色彩點綴在城市中,讓這座城市充滿蓬勃生機,也讓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生態和優美。

  春季的那抹淡綠,夏季的五顏六色,秋季的滿地金黃,冬季的銀裝素裹,塑造了色彩繽紛的華麗四季。在美麗的城市佳木斯,你我詩意的棲居,不是夢,而是現實。幸福就像花兒一樣,綻放在佳木斯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綠色發展,給佳木斯的百姓帶來了滿滿的自豪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場關乎民生福祉、永續發展的綠色變革,已經開啟。

  一幅青山綠水、風景如畫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佳木斯大地徐徐鋪展。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