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懲治腐敗永不停歇 ——2017年我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工作綜述
2018-01-14 21:0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大勇 聞俐 吳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7年5月5日,齊齊哈爾市委組織部原部長胡福綿接受組織審查,這距新一屆省委、省紀委班子產生僅僅過去2天。同月,鶴崗原市長梁成軍接受組織審查,曾歷任牡丹江、綏化市委書記的張晶川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隨後,大興安嶺地委原書記肖建春接受組織審查,哈爾濱農商銀行原董事長楊德彬被開除黨籍,省扶貧辦原主任張希良被開除黨籍,延壽縣委原書記封殿輝接受組織審查……

  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節奏不變,一個又一個腐敗官員的落馬,一記又一記重拳的出擊,充分表明了省委、省紀委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如磐決心,有力彰顯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腐敗問題露頭就打、寸步不讓的果敢勇毅。

  回眸2017年,龍江上下以雷霆萬鈞之勢懲腐肅貪,奮力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打出系列組合拳 鞏固反腐敗壓倒性態勢

  2017年,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51215件,立案18865件,同比增長26.4%;處分黨員乾部17648人,同比增長18.2%。省紀委立案70件,查處省管乾部57人,同比分別增長27.3%和11.8%。

  這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體現了省委、省紀委言必信、行必果的堅決態度。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讓黨員乾部和各界群眾見證了正風反腐的新成效,黨風政風為之一振,促進了社風民風的好轉。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這一年,我省反腐敗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從胡福綿到張晶川,從梁成軍到肖建春,從張希良到封殿輝,曾經『權傾一方』的高官風光不再;牡丹江大學原校長林韌卒,佳木斯大學原副校長王樹卿,省公路局原紀委書記劉玉偉,省農墾哈爾濱管理局原黨委書記金奎祥,這些曾經在各自領域『呼風喚雨』的要員相繼被查,嚴懲腐敗的震懾效應充分釋放。

  金針去痼疾,猛藥起沈?。這一年,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既對『關鍵少數』腐敗行為精准打擊,又向『低處』深挖,推動紀律審查向基層延伸,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哈爾濱市南崗區曙光村原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於福祥、集賢縣住建局原局長王金祥等『小官巨貪』被相繼揪出。

  聚焦關鍵環節,劍指重點領域。這一年,省紀委重點查處貪污、受賄、行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挪用公款、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私分國有資產等嚴重腐敗問題,特別是加大扶貧領域腐敗案件查辦力度。2017年8月,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辦法》,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吃拿卡要等腐敗問題1430個,給予黨政紀處分1295人,包括省扶貧辦原主任張希良等4名省管乾部,為全省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要心無旁騖抓監督、心無旁騖抓執紀、鐵面無私抓問責』,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常松反復強調。一年來,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不松勁,懲治腐敗不手軟,努力減存量、遏增量,『老虎』『蒼蠅』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得以鞏固發展。

  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 讓『四種形態』真正落地生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被查處的腐敗官員都表達了深深的懊悔:如果組織上在其剛出現違紀苗頭之時及時嚴肅提醒,進行批評教育,也許就會防止其積弊漸深、積重難返,最終深陷腐敗泥潭。

  立足省情實際,我省2016年底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辦法(試行)》。2017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四種形態』貫穿於監督執紀全過程,准確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把『嚴』和『實』寓於日常管理監督中,改變以往要麼『好同志』、要麼『階下囚』的狀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既堅持從嚴執紀,又體現治病救人,對『誰來做』『怎麼做』這樣的問題盡數在列,充分體現了從『事後問責』向『事前監督與事後問責並重』轉變、從『抓大放小』向『抓大案糾小錯並重』轉變、從『貪大求全』向『快查快結並重』轉變的理念。

  大量反面案例表明,『破法』無不始於『破紀』。一年來,我省各級黨委、紀委堅持關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著力防止『小錯釀大禍』。實踐中,省委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頭約談提醒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省管領導乾部,省紀委書記紮實履行監督責任,帶頭談話提醒市(地)黨政一把手、紀委書記和省直紀檢組組長(紀委書記)。各市(地)、縣(區、市)也建立了相應的談話函詢機制,把談話處置問題線索作為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

  塔河縣副處級乾部張某某,由於酒後在公共場合言行不檢點,被責令在縣政府黨組民主生活會上作出深刻檢討,地區紀委副書記參加會議並進行點評。如今,這樣『紅臉出汗』的民主生活會在我省各級黨委已成為常態。

  去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處理71126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種形態分別佔比75%、20.9%、2.3%和1.8%,呈現出『倒金字塔』式結構性特征。省紀委在立案數量保持增長的情況下,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佔比達到86.3%,實現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築牢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努力實現由『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轉變。

  『通過對「四種形態」的認真實踐,讓廣大黨員乾部感受到了監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氛圍更加強化。』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崔軍表示。

  堅持標本兼治 推進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建設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重要囑托。

  2017年5月,新一屆省紀委班子產生。『我們要?力同心、砥礪奮進,做忠誠的表率、乾淨的表率、擔當的表率,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常松在十二屆省紀委一次全會上莊嚴承諾。

  言出紀隨,行動踐諾。2017年5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關於推進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試行)》及《考核辦法》,並作為新一屆省委第一個文件下發,著力破解『四個意識』不牢、班子凝聚力不強、選人用人不公和正風反腐不夠深入四大問題。

  從省紀委查處的腐敗案件可以看出,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主要領導的行為,直接影響著這個地方、單位的政治生態。這些人處於各自『權力鏈』的頂端,難以有效制約,最容易受到『圍獵』,一旦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往往牽涉一大片,對政治生態造成惡劣影響。

  綏化市委原書記張晶川幫助企業承攬工程、規劃審批、催要工程款,插手工程項目大肆斂財;省扶貧辦原主任張希良,無論走到哪個部門,都對下屬對口部門的禮金來者不拒,一路走一路收,先後收受幾十個市縣農業和扶貧部門禮金,嚴重影響全省扶貧系統的風氣。

  針對這些情況,省紀委認真梳理近年來查辦的重點腐敗案件,針對市(地)、縣(市、區)委書記,市長、縣長,黨政部門一把手,高校、金融、國企等單位負責人等行業和領域,總結出9類崗位領導乾部的違紀違法規律,歸納其腐敗常見路徑。『違紀貪腐多相似,貪腐違紀不盡同。正確把握違紀違法規律,抓住要害、精准查處,可以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斷提昇監督執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省紀委副書記李力這樣表示。

  一年來,按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常松要求,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劍指影響政治生態建設的頑瘴痼疾,為全面從嚴治黨設『戒尺』,推動正風反腐由管全體黨員向『關鍵少數』深化、由懲治向善治深化、由查處不法向查處不公深化。

  一項項舉措懲腐肅貪,一條條禁令掃除積弊,正是龍江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真實寫照。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踏上新時代的征程,全省紀檢監察乾部將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重拳反腐,持續高壓,在激流漩渦中劈波斬浪、在問題挑戰中排雲而上,不斷取得龍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