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4日訊(記者杜筱 編輯李玥) 2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哈爾濱國際會議中心環球劇場隆重開幕。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原慧萍作為三甲醫院臨床科室一線專家教授,十分關注分級診療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基層首診比例不高、診療能力不足、衛生技術人員缺乏等問題。建議完善各級醫療機構的疾病診療范圍,與醫保給付和分級報銷支付比例工作結合起來,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

原慧萍委員。
分級診療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要求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沈,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纔隊伍建設,目標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比例明顯提昇。我省分級診療試點工作進行了一年多,存在著一些具體問題:基層首診比例不高,群眾對於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診療水平存在不信任感,以至於常見病、多發病、小病都湧入大醫院就醫現象仍然存在;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缺乏、不穩定,診療能力不足、診療設備使用不到位,存在有設備用不好,不能正確分析檢查結果等現象;支橕分級診療制度的政策和保障力度不夠,目前分級診療主要通過接診醫生的自覺分流來實現。
原慧萍委員建議,市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加強醫護隊伍建設,全科醫生側重家庭醫生指導工作,基層醫療機構側重常見病基本治療和疾病預防工作。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社會保障,提高待遇,穩定隊伍,吸引優質人員下沈。加強健康服務人員的培養和自願者的組織工作,做好社區疾病預防、慢病精准管理和心理救助工作。
充分調動三級甲等醫院積極參與分級診療工作,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特別是對於三級甲等醫院診治疑難病醫保限價的政策保障,避免診治越多疑難病醫院承擔越多費用,不得不收治小病、常見病來彌補醫保費用超標的難題。做實醫聯體,完善各級醫療機構的疾病診療范圍,明確接診和轉診權限和責任;同時,與醫保給付和分級報銷支付比例工作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