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訊(記者 霍梟涵 李澄 姜姍姍) 黑龍江省是全國打造綠色品牌農業最早的省份,經過近30年的培育、發展、壯大,綠色品牌農業已經成為黑龍江省在全國農業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各界別政協委員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圍繞充分利用我省現有資源打造綠色有機品牌、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讓龍江綠色有機食品走向全國,把金字招牌變為金色產業等話題展開了熱烈交流。

民進組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民進省委:充分利用黑龍江現有資源打造綠色有機品牌
民進組委員在討論時表示,基於我省優良的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建議舉全省之力培育龍江農副產品綠色有機品牌,走可溯源的、高端化的品牌化道路,培育推廣在國內國際具有知名度的農副產品,無論主糧、雜糧、畜禽等都可以利用好龍江綠水青山、寒地黑土的獨特優勢培育獨具特色的龍江品牌。
委員們建議,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品牌化發展意識,擴大品牌農產品生產規模。鼓勵企業申請注冊商標,爭創馳(著)名商標、省市名牌,培育發展自主品牌;大力鼓勵和引導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展農產品商標注冊、國家、省名牌、著名商標、『老字號』等品牌創建。在搞好品牌建設基礎上,推進品牌農產品市場化營銷。首先立足國內通過各種渠道推介龍江農副產品綠色有機品牌,佔領國內綠色有機高端農副產品市場;其次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機遇,利用好國際性會展等多種途徑讓龍江綠色有機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民盟組委員分組討論。
民盟省委:將我省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民盟組委員在討論中認為,近年來,我省在現代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加工業,綠色服務業,推進綠色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轉型昇級,早日把黑龍江省建設成國內外知名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委員們建議,要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加工業,綠色服務業,激發農場種植優勢,打造一場一品推進綠色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轉型昇級。扶持創建若乾個上規模、標准化的原料生產產地,鼓勵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把黑龍江省建設成國內外知名的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立線上線下互動的營銷模式,刺激綠色食品需求。組織綠色農業基地體驗消費,讓消費者深入了解綠色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建立綠色食品電子商務平臺,打造綠色食品淘寶網,讓百姓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綠色食品,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互動消費模式。建立綠色食品安全平臺,在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實行標准化和流程化。各級政府應加大綠色食品支持力度,支持綠色食品規程普及推廣,生產過程管理、基地投入品監控等重要環節以及基礎建設。

省政協委員陳彩新。
省政協委員陳彩新:補齊短板向綠色農業強省轉變
省政協委員陳彩新在討論中表示,黑龍江省品牌農業發展雖已初具規模,成效顯著,但要實現從綠色農業大省向綠色農業強省轉變還需補齊三個『短板』:綠色有機食品總量大,精深加工產品比例小;綠色糧食豆類佔比大,有機山特蔬菜佔比小;品牌多而雜惡意競爭,知名品牌少營銷能力弱。
陳彩新建議,針對黑龍江省品牌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制約因素和發展短板,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破解制約問題。要明確每個時期的發展目標任務和具體推進措施,科學確定每個地域的重點主導產業,盡快形成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格局。要調整優化品牌農業產品結構。在穩定綠色有機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增加雜糧雜豆、馬鈴薯、蔬菜及山特產品的種植面積,穩步提高肉類、乳蛋奶及蜂產品在綠色有機農產品中的份額,加快有機食品原料基地建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穩步擴大生產規模,確保全省各類農業品牌均衡發展。推進『一品一牌』,甚至『多品一牌』,以相對知名品牌、優勢品牌為核心,吸引、整合弱小品牌,甚至可以將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分門別類梳理整合,叫響一個『龍字號』統一品牌。

省政協委員劉麗華。
省政協委員劉麗華:建立冷鏈物流團隊讓龍江綠色有機食品走出省門
省政協委員劉麗華認為,黑龍江的綠色有機食品深受各省、市人民喜愛,如何能讓這些有機綠色食品保持新鮮、口感良好,讓人民久吃不厭,就需要建立強大物流團隊,快速、及時、准確的把各地市需要的農產品送到千家萬戶,特別是冷鏈物流團隊,應建立冷鏈物流團隊,支橕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走出省門。
劉麗華建議,建立冷鏈物流大公司或和成熟的物流公司合作,應集全省之力建立大物流企業。可以和交通部門合作,例如鐵路運輸部門,能保證優質農產品快速到達指定城市。建立網絡平臺,匯集全省優質農產品資源,方便顧客在線選購。冷鏈物流公司根據網絡平臺提供的如鮮食玉米、新鮮蔬菜等信息進行整理,根據每一個城市不同超市需要品種、數量,統一派車及時趕往各地市後進行分發,把一些零散的貨物集中配送,既解決各企業單獨運輸成本過高的弊端又保證食品新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