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記者 莊園 許諾 顧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解決教育均衡問題,全面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五年規劃和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建設。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政協委員為促進教育均衡提出了各自觀點和建議。

九三學社組委員進行分組討論。
省政協委員、民進省委秘書長梁小泓認為,貧困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不高是我省教育事業存在的短板。部分學校在規模與班額、生均校捨建築面積、功能室建設率等方面還存在不達標情況,村小和教學點辦學條件較差。鄉村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結構欠優、質量有待提高。要利用黑龍江省2017年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契機,開展貧困縣學前教育發展項目,發展貧困縣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並重點覆蓋貧困村。要著力加強貧困縣的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加快推進貧困縣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要實施『留守兒童關愛計劃』項目,建立留守兒童信息檔案,健全家庭、政府、學校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要著重抓好貧困縣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培訓工作。要制定貧困地區教師引進和招聘辦法,利用特崗教師計劃彌補緊缺學科教師,利用國培計劃培訓更多鄉村教師和校長及幼兒園園長。

民盟組委員進行分組討論。
九三學社組委員在分組討論時表示,目前,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改革引起廣泛的關注,多校劃片招生新政在部分城市開始實行。我省單校劃片改革對於教育資源不均衡、擇校欲望強烈的地方,不宜倉促實行,應穩妥推進,可以在原有單校劃片大體上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改革,循序漸進,逐步實現多校劃片,從而真正實現教育均衡。
九三學社組委員說,建議我省義務教育實施同區教師交流促進教育均衡。教師定期有序交流可以一定程度改變名校優質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的現象,使得同區教育機會均等。每個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到名師授課,每個學校都可以成為名校。教師交流還可以促進教學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教師的交流,差一點學校的教師進入名校可以感受學術氛圍,學習先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名校名師到差一點的學校也可以帶去先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經驗。所謂教學相長,不同學校的教師開展交流,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省政協委員、中國電信集團工會黑龍江省委員會副主席周德生建議,解決教育資源的分配均衡要從源頭抓起。重點中學優勢是出類拔萃的教師比一般的中學多,應該出臺一個鼓勵骨乾教師的政策,鼓勵他們到普通學校去,這樣可以把普通學校的師資隊伍往上拉昇,充分發揮優秀教師資源,真正實現教師校際流動,確保每一所學校都能有學科帶頭人和骨乾教師。
省政協委員、民盟牡丹江市委主委、牡丹江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張冰說,就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發展布局而言,省內主要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哈爾濱市辦學,哈爾濱以外區域雖基本上都有高校分布,但哈外高校存在學科整體實力偏弱、大師級和高水平領軍人纔匱乏、服務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建議依據全省高等教育布局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細化分解各區域高校一流學科建設任務,切實增強高等學校加強學科建設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完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和政府相關部門等方面共同參與的一流學科建設工作推進機制,群策群力,加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