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農墾、林區檢察院相關機構轉隸
力促深度融合 實現無縫銜接
東北網1月31日訊 1月31日,黑龍江省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至此,省、市(地)、縣(市、區)監委全部掛牌成立,標志著全省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邁出了關鍵一步。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有別於其他省(區、市),農墾、林區檢察院相關機構的轉隸,作為我省試點工作的特殊任務和必須面對的難題,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與地方改革的一體謀劃推進,為全省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市、縣兩級監委組建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統籌布局 全省上下一盤棋
北大倉稻浪滾滾,大小興安嶺林海茫茫。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一直以『大農業、大森林』著稱,其獨特的區域特點和資源優勢,形成了農墾、森工系統的特殊管理體制。
省農墾、森工系統在行政區劃上與市地錯綜交叉,林業局、農場星羅棋布分布在全省各地,行使縣一級行政職能。其中,農墾、林區檢察院歷經多次改革,於2015年整體移交省人民檢察院,納入國家司法管理體系。
相對於整體改革工作而言,農林檢察院相關機構的轉隸有其特殊性。我省現有1個農墾分院、8個基層農墾檢察院和1個林區分院、23個基層林區檢察院,除2個分院設在哈爾濱市外,31個基層院分布在全省9個市(地),平均每個基層院跨6個縣級行政區劃。此外,還有1個縣級行政區劃內存在多個基層檢察院的情況。如何使農林檢察機關相關機構的轉隸工作順利推進、完成,成為我省監察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一大特點和難點。
『與其他省份比較,我省具有特殊性,農墾、林區檢察院的轉隸工作,由市級黨委統籌安排,合理配置,堅決不留尾巴,確保與地方改革一體謀劃推進。』2017年11月1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在省委常委會上討論《黑龍江省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時為制作龍江版『施工圖』把脈定向。
2天後,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常松在全省推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上進行具體部署,要求不僅要不打折扣地完成中央部署的『規定動作』,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按時保質完成『自選動作』。
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省紀委根據黨中央頂層設計的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實施步驟等指導思想,結合農林系統特色進行充分論證,印發了《關於農林鐵檢察機關轉隸的意見》,《意見》中不僅明確了『屬地轉隸、分級劃轉、市級統籌』的轉隸原則,還列出了各市轄內農林鐵檢察機關轉隸意見匯總表,為轉隸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為推動改革進入『快車道』,各市、縣紀委層層落實責任,將壓力層層傳導到『神經末梢』,『第一時間』與農墾、林區檢察院無縫對接。通過實地調研、檢查基礎臺賬、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使農林檢察院相關機構轉隸工作駛入了『快車道』,為全局破除了死角,形成了整體改革試點工作『一盤棋』。
因地制宜 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定要迎難而上,解決所有農墾、林區檢察院轉隸人員的後顧之懮,妥善處理好他們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2017年12月18日,剛剛上任18天的佳木斯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姜宏偉在與轉隸乾部開展座談時強調。
與此同時,牡丹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長虹也正第三次深入林區實地調研,了解掌握農墾、林區檢察院編制數量、轉隸人員情況、涉改部門底數等情況。全省各市、縣紀委積極進行工作對接,研究方案解決轉隸中出現的困難。
獨立的行政區劃,與屬地縣域距離遠,是困擾農林檢察院相關機構轉隸工作的一大現實問題。在素有『中國雪城』的牡丹江市行政區域內有8家林區檢察院,分布在5個縣(市)。其中柴河林區檢察院地處海林市柴河鎮,依據屬地轉隸原則,柴河林區檢察院應該轉隸到海林市監委,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著很多困難。
首先在地域上,柴河林區檢察院距離海林市有70多公裡之遠,距離牡丹江市20多公裡,而且從柴河林區檢察院到海林市途經牡丹江市;其次,海林市境內有3家林區檢察院、1家地方檢察院,如果按照屬地原則轉隸,海林市監委編制將達到97個,遠遠超過其他縣市。
駿馬追風揚氣魄,寒梅傲雪見精神。牡丹江市紀委召開了林區檢察院人員轉隸工作對接會,了解和掌握人員心理、轉隸意願等情況,市紀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柴河林區檢察院轉隸工作,並多次向牡丹江市委、省紀委匯報情況。
最終,結合實際情況和轉隸人員個人訴求,由牡丹江市紀委監委統籌規劃,確定將柴河林區檢察院相關機構、職能、人員就近轉隸至牡丹江市陽明區監委。這次轉隸不僅解決了轉隸人員的生活困難,還緩解了陽明區紀委監委編制不足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在涉及農墾、林區檢察院轉隸的過程中,既要堅持轉隸原則,又要考慮實際情況;既要依據剛性的要求,還要增加人性化的設計,這樣纔能確保轉隸工作高效有序,圓滿完成。』牡丹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張長虹說。
部分農墾、林區檢察院的轉隸人員面臨工作地域的變化,屬於跨區域轉隸,涉及到吃住、父母贍養、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一系列問題。
佳木斯市紀委多次調研了解掌握農墾、林區檢察院轉隸人員相關情況,建立了《轉隸人員信息名冊》,詳細了解他們生活情況及目前存在的困難。佳木斯市所轄富錦市紀委監委為此次跨區域轉隸過來的人員准備了周轉房居住,還專門制作了表格,上面清楚地列著轉隸人員的父母年齡、配偶就業情況、子女就讀學校等信息,力求以最短的時間幫助協調解決相關訴求。
『雖然從小在建三江墾區長大,親屬也都在這裡,但我堅決服從分配,也感謝組織為我們解決了後顧之懮。』2017年12月22日,記者在建三江農墾檢察院的走廊裡看到了正抱著一摞案卷小跑的王瑞平,這是他轉隸到富錦市監委前最後一天在這裡上班。
深度融合 『你們』『我們』變『咱們』
2018年元旦剛過,記者走進海林市紀委監委的辦公樓,感受到了一派緊張繁忙的工作氛圍。在二樓的一個辦公室裡,3名工作人員正圍在一起研究案情,並肩作戰的他們之前是來自3個不同單位——海林市檢察院、大海林林區檢察院、海林林區檢察院。
之前,由於機制體制、工作性質、管轄區域等原因,農林檢察院與地方紀委聯系甚少,交集並不多。轉隸後,急需破解的便是轉隸人員思想、工作、情感上『融合』的問題。
海林市紀委監委將農墾、林區檢察院轉隸過來的10名乾部全部安排在一線工作,與紀委乾部『混編』組成10個辦案小組,增進紀委乾部和轉隸人員的了解溝通。
牡丹江市陽明區紀委監委對所有乾部進行了高強度密集型的培訓,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在培訓中設置與紀檢監察業務相關的黨章、黨規、黨紀、行政訴訟法等相關內容。
細致耐心的工作,增強了農林檢察院轉隸人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讓他們倍感溫暖,備受鼓舞。『這次轉隸充分體現了組織對我們的關愛,我會盡快適應監委的工作節奏和方式,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此次轉隸到陽明區監委的『80後』乾部魏任傑邊向記者展示他的學習筆記邊說道,曾在林區檢察院榮獲過個人三等功的他對未來也充滿了憧憬。
2017年12月27日深夜,轉隸至寧安市監委不足一周的王海峰還在加班加點和同事在辦公室埋頭翻看案卷,而手頭這個案件線索是他從林區檢察院直接『帶』過來的。在轉隸過渡期,各級紀委監委積極確保過渡時間監察工作持續性,避免工作上出現空檔和斷線,努力做到無縫對接。
工作上融合、制度上融合、作風上融合、經驗上融合、感情上融合……2017年12月18日,富錦市監委召開第一次全體乾部大會。在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呂村笙的倡議下,會上出現了兩次熱烈的掌聲。『剛纔是我們歡迎所有轉隸來的同志,現在讓我們再一次鼓掌,慶祝我們成為一家人了。』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說那次掌聲持續了很久。
據統計,目前全省農墾、林區檢察院已經全部完成轉隸工作,其中農墾檢察院共轉隸人員65名,林區檢察院轉隸人員135名。
凝心聚力,征程再啟。『轉隸工作的完成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接下來的建制運行階段,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一破解,盡快把改革藍圖化作具體實踐。』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龔夏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