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齊齊哈爾市中小學校調整了早晨上學時間,上學時間正好與上班時間碰到了一起,『上學流』與『上班流』的交織,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路段的擁堵。
分流行駛減輕交通壓力
22日7時10分許,記者來到了三十四中學門前。由於還沒到上學時間,路上車輛不多,交通正常。7時20分許,路上車輛明顯增多。由於三十四中學學生是從南門入校,此時,送子車開始在南門路段紮堆。由於車多,不少送子車沒有地方停靠,學生只能在路中間下車,道路擁堵現象頻發。『要是三十四中學的東門能打開,且分年級進入,估計可以減輕南門路段的交通壓力。』一位送孩子的家長說。
『由於三十四中學周邊的機關事業單位較多,再加上第一幼兒園,時間集中,車輛集中,從7時20分開始到8時30分,周邊道路車流量明顯增加,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分流,其他車輛在這一時段避免在此周圍通行,也可以緩解交通壓力。』龍沙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韓雪松說。
文明行車行路非常關鍵
7時40分,記者在龍沙小學門前看到,此時送孩子的車輛已經多了起來。在學校門口,交警正在指揮車輛,讓行上學的孩子和家長。但由於一些送孩子的車輛隨意停放,甚至停在道路中間去送孩子,根本不考慮其他車輛如何通行,導致了車行緩慢和道路的暫時擁堵。
『送孩子的車輛集中,有很多駕駛人不按規則停車,給我們的指揮也帶來許多的不便,都著急送孩子,還真不如把車停遠點兒,多走幾步,文明行車和走路,是道路順暢的關鍵。』龍沙交警大隊三中隊執勤民警趙洪斌給大伙兒提了個醒。
『錯時上學』學校應該考慮
家住建華區東路小區的王先生,每天送孩子去實驗中學上學,從3月份開學,早上送孩子就感覺中華路的車特別多。『實驗中學、民族中學、朝鮮族中學、二十八中學,再加上橋西小學,都在這路段附近,以前都是送孩子的車,雖多但不慢也不堵,現在加上上班的車,雖說孩子上學時間延後了,但每天要比以前早出來15分鍾,孩子纔能正點趕到學校。』王先生無奈地說出了每天的經歷。
『學校是否可以考慮錯時上學,三個年段分別錯開10分鍾,比如初一7時40分,初二7時30分,初三7時20分,這樣就能做到分流,而且送完孩子往單位去的家長車輛也不會紮堆兒,交通壓力就能緩解,不至於擁堵。』家長李先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總體來看,早上車流量增大、交通擁堵,實際上是『上學流』和『上班流』的碰撞,也是對車輛駕駛人文明水准的一次考量。同時,作為學校是否可以改變一下思路,配合交管部門,別再讓孩子們被減負的時間堵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