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無兒無女老人5年間受到悉心照料 將兩套房產遺贈好鄰居
2018-04-10 07:32: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4月10日訊 9日,記者聯系到了李鳳琴。『自己歲數大了,就希望能有個人照料自己的身後事兒。』提起『選』兒子,老人這樣說。

  據李鳳琴講,30年前,自己和丈夫還年輕,當時一直忙於事業,忽略了要孩子。可是當事業有成、想要孩子時,她已經40多歲了。夫妻倆考慮再三,決定不要孩子做『丁克』家庭,還約定好等到老了就一起住養老院。

  『說是這麼說,但是人老了有些時候真挺怕,沒兒沒女,沒有父母和親戚,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提到這兒,李鳳琴有些感慨:『自從5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後,我就一個人住,看著房子空蕩蕩的,心裡也沒個底兒,真怕哪天我突然走了都沒人知道。』李鳳琴告訴記者,老伴走了之後,自己也查出了胃癌,這下她心裡更慌了。雖然有人建議她去養老院,但是心裡還是不踏實,覺得還是有親人照顧最好。

  她盼來『好兒子』5年來跑腿的活他全包了

  『有一次我胃疼得受不了,「兒子」在醫院陪了我3天。』

  李鳳琴說,這些年多虧有鄰居劉豐幫忙,『我老伴在世時他就總來看望我們,陪我倆嘮嗑。』慢慢地,李鳳琴感覺自己有『兒子』了。其實,劉豐是李鳳琴從小看著長大的,因為自己沒有孩子,看著劉豐她格外喜愛。

  為了劉豐不被打擾,李鳳琴向記者講述了他們之間的故事。她說,自從老伴去世後,劉豐去她家的頻率更勤了,經常把『咱們以後就是一家人,有啥事盡管和我說』這句話掛在嘴邊。知道她一個人寂寞,劉豐只要下班回家,都會先到李鳳琴家坐一會兒。買菜時先問問老人要不要捎。李鳳琴年紀大了,眼睛也看不清了,細心的劉豐不但陪她配了眼鏡,還把家裡帶棱角的家具都包了起來,生怕老人摔著碰著。看見老人家地髒了、桌椅有土、碗筷沒洗,他立刻開始打掃。李鳳琴愛吃羊肉餡兒,劉豐每當包餃子或者蒸包子,第一鍋肯定給她送去……

  買藥、買菜、交水電費、搬東西,5年來只要是跑腿的事,劉豐基本全包了。李鳳琴給了劉豐一把家裡的鑰匙,這樣自己一旦有個頭疼腦熱,劉豐接到電話就能立馬進屋。『有一次我胃病犯了,劉豐送我到醫院陪了整整3天3宿……』說起這些,李鳳琴十分感動。

  她找到公證處堅持將兩處房產遺贈給『兒子』

  『多年相處我覺得這孩子挺靠譜,想讓他一直照顧我。』

  多年的相處,李鳳琴覺得劉豐這孩子挺好,也挺靠譜。於是,一個月前她找小劉及其父母商量,想讓劉豐作為她突然失能後的監護人,負責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並想將所有財產在其過世後都遺贈給劉豐。『起初劉豐家不同意,覺得完全沒這個必要。劉豐還說「李姨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我願意一直照顧她」。』李鳳琴告訴記者,後來在她的再三堅持下,劉豐一家人總算答應了。

  為了給這份約定加以保障,李鳳琴與劉豐來到哈爾濱公證處尋求幫助。哈爾濱公證處家事服務法律中心主任丁龍實地了解情況後,針對他們個性化需求,為兩人申辦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指定劉豐作為李鳳琴突然失能後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隨後,又辦理一份遺囑公證,將李鳳琴名下的房產和其他所有財產都遺贈給劉豐。同時,劉豐也對李鳳琴出具了保證履行監護職責的承諾書。『這下我心裡的一塊石頭送算落地了,還是有親人照顧最好!』李鳳琴說。

  什麼是意定監護?

  意定監護是指為了保障當事人在失能時的生活質量、醫療救治、財產管理及死亡後的喪葬等事宜,在行為能力健全時預先選定監護人,通過與自願履行監護職責的家人、親屬或者朋友簽訂監護協議。

  適合哪些人群?

  適合於所有願意提前安排和規劃自己在失能時應對各類突發狀況的成年人。特別適合那些失獨、空巢、鰥寡孤獨、丁克家庭以及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老年人。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