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2日訊 12日8時40分,冰城90後特警馮昊靜靜地躺在哈醫大二院血液科造血乾細胞采集室的病床上。經過4天的動員劑注射,作為一名造血乾細胞捐獻志願者的他,終於迎來了采集的一刻。哈爾濱到溫州約有2680公裡,經過4個小時的采集後,從馮昊外周血中提取的180毫昇造血乾細胞混懸液,第一時間搭乘飛機運往溫州,輸入等待移植的4歲地中海貧血癥患兒體內,完成這份跨越千裡的愛心接力。
三年前簽下捐獻同意書接到通知後毫不猶豫
『有什麼比挽救一條生命更重要?』
1993年出生的馮昊是哈市南崗公安分局特警中隊的一名特警,身高1米85的他陽光帥氣,是一枚標准的暖男。馮昊的爸爸馮志遠告訴記者,馮昊從小就特別懂事,樂於助人。『因為對軍人、警察這樣的職業充滿了向往,馮昊曾去蘭州當了兩年兵,回來又當上特警,每天訓練、執勤、巡邏,參加一些重大活動的安保,工作很辛苦,但孩子從不說累。』
2015年6月16日,馮昊在一次獻血後,聽工作人員說中華骨髓庫正在招募造血乾細胞志願者,馮昊當場就簽訂了捐獻同意書。今年3月,馮昊真的接到了通知,他與溫州的一名4歲地中海貧血癥患兒配型成功了。『有什麼比挽救一條生命更重要的呢?』因此,當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願意捐獻時,馮昊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同意捐獻。
拿小外甥舉例花3天時間含淚說服父母
『您就當我是救自己家孩子吧』
馮昊瞞著家人做完各項檢查後,纔向父母『攤牌』,然而當父母得知後非常震驚。馮志遠偷偷拉過兒子說,『你工作又忙又累,獻完之後萬一影響身體健康怎麼辦?』媽媽穆立花急得直掉眼淚,『媽媽就你這麼一個兒子,捐獻這事我堅決不同意。』姐姐馮宇也認為,弟弟肯定是一時衝動纔做的決定。
為了防止馮昊偷偷去捐獻,媽媽在家采取緊盯政策不讓他出門。馮昊急得搬出自己在網上搜索出的相關醫學知識給父母看,捐獻造血乾細胞不會傷害身體,但仍無濟於事。僵持到了第三天,為了說服父母,馮昊突然想到姐姐家的小外甥正好4歲,和自己要救得那個孩子同齡。他含淚對父母說:『如果我不救他,下一個合適的人不知什麼時候纔能出現,您就當我是救自己家孩子吧。』將心比心,父母終於被兒子堅持救人的真誠和執著打動,點頭同意了。
非血緣關系配型成功醫生都說不容易
『治療效果會非常樂觀』
為了把骨髓中的造血乾細胞充分動員到外周血中,馮昊提前五天住進了哈醫大二院,打上了動員劑。12日8時40分,采集正式開始,馮昊坦言,『剛開始我很緊張,但一想到能救這個孩子,我很快又平靜了。』哈醫大二院血液科副主任李曉雲告訴記者,像馮昊和溫州患兒之間這種非血緣關系,HLA分型10個點位全部相合的,配型成功率大約在十萬分之一,可以說非常不容易。『地中海貧血癥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疾病,想根治只能依靠造血乾細胞移植,否則病情嚴重的孩子只能活到幾歲。』李曉雲說,供體年齡、身體條件和配型情況都很好,術後排異反應也會小,所以治療效果是非常樂觀的。
暖心昊爸爸為『兒子』寫信
『不能見證你成長,但會一直關注你』
12日13時,醫生成功采集到180毫昇造血乾細胞懸液,這些『生命種子』搭乘最近的航班,由我省第二例造血乾細胞捐獻志願者徐蓮森專門護送,16時25分從哈起飛,20時到達溫州。此時,小患兒已在移植倉中等待。
捐獻前一天,馮昊特意給這個小男孩寫了一封信。信中他自稱昊爸爸,對自己的『兒子』說:『你好,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敢肯定,你一定非常可愛,也很懂事……昊爸爸沒有機會見證你的成長,但我會一直關注你的健康……』雖然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但馮昊認為:『茫茫人海中,十萬分之一的緣分,讓我們互相找到了對方,衷心希望你能重獲健康,將來也成為一位愛的使者。』據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黑龍江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馮昊成為我省第103例,今年首例成功捐獻造血乾細胞的志願者。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為他頒發了捐獻造血乾細胞榮譽證書以及省紅十字優秀志願者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