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書寫新時代龍江答卷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之際
2018-05-23 07:4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三)

  千頭萬緒,需要提綱挈領;千軍萬馬,需定主攻方向。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全國共同面臨的共性任務,更是身為老工業基地的黑龍江亟待破解的難題、必須交出的答卷。攻堅克難,改革發展,我們既要看到『兩點』: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面臨有利條件和機遇;更要把握『重點』:習近平總書記為黑龍江振興發展標注的『重中之重』——轉方式調結構。

  我們深知,我省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問題亟待解決,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這樣那樣的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但是,我們更深知,『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纔有出路。』習近平總書記這句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光芒的話語,為我們認識和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提供了科學的思路和方法:重視——行動——出路。

  有掌舵者指明方向,前行者則底氣更足。『轉方式調結構是苦乾出來的,不是硬等出來的。』我省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三偏』問題,著力優化產業結構,著力優化所有制結構,著力培育人力資源隊伍,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格局,努力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突出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任務』是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作出的重要決策。我們在『新』與『舊』中發掘動能,通過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把舊的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培育具有鮮明供給優勢的新增長領域;在『頭』與『尾』中積極調整,放大『頭』拉長『尾』,進一步提昇產業鏈和價值鏈,帶動工業結構的調整;在『長』與『短』中尋找機遇,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打好發展組合拳,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

  緊緊抓住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窗口期,我省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出臺《黑龍江省制造業轉型昇級『十三五』規劃》,大力振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以先進裝備制造業、資源精深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橕,大中小微企業協調並進,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壯大,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革故鼎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

  我們鍥而不捨,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

  我們迎難而上,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兩年來,我省產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新舊動能加快了轉換、改革開放取得了新進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這些成績既為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提供了催化條件。龍江經濟發展開始向總體態勢穩中有進、進中趨好、好中有質的良性互動轉變,老工業基地進入了全面振興的新階段,一條轉向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良性發展道路正在延伸。

  『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改革發展從無坦途,只要方向對了,總能尋找、發掘、創造自身在經濟鏈上的新優勢,總能實現化蛹成蝶的『神奇改變』。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