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恩格斯曾斷言,社會主義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以此為意象,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有座名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用力揮舞著錘頭和鑿子,開山劈石、雕鑿自身。
對於黑龍江來說,揮起改革的錘頭和鑿子向自身『市場化程度不高、體制機制不活』等制約振興發展的癥結開刀。真刀真槍,敢於『亮劍』,刀刃向內,敢於『斷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能不能振興的重要因素』『龍煤、農墾、森工三大集團是黑龍江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難點所在』。毋庸置疑,我省進入計劃經濟較早,退出計劃經濟較晚。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緩慢滯後是『表』,體制機制不活是『裡』,思想解放不夠纔是『根』。惟有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從思想和思路層面破題,以新理念引領發展,纔能增強市場意識、機遇意識、人纔意識、拼搏意識。
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會長痛。我們抓住改革的窗口期,落實國務院《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大力推進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龍煤、農墾、森工三大集團改革邁出了新步伐。
初春三月,乍暖還寒時節,許多人趕到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機關大門前與即將謝幕的總局招牌合影,黑龍江墾區告別行政主導的舊體制,擁抱以北大荒集團為主體的新體制。龍煤集團走過了自我定義為『改革脫困攻堅年』的2017年,大力推動改革脫困,組織化帶農地帶林地分流富餘人員,扭虧為盈的曙光已經顯現;森工改革也進入關鍵階段,從政企分開破題,正在加大力度推進。對於這『三大集團』,人們懷念它們的過去,更期待在『破』『立』之間鳳凰涅槃、重換霓裳。
國有企業改革加速度,民營經濟激發新動能。經過兩年的努力,我省『民營經濟偏弱』之癥得到了有效治療。其療效表現為:去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634.6億元,同比增長7.8%,高於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4個百分點。其『復方藥劑』為:大力放開市場、規范市場、營造市場,幫助民營企業打開『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由此,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主體……以『新』標注的民營經濟正在加速發展。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不論是清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解決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改革改到深處,沒有輕松愉快,沒有現成答案,沒有後退餘地,更沒有徘徊理由。
進一步則『長風破浪會有時』,頓一步則『一篙松勁退千尋』。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黑龍江持續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全面發力、擊楫勇進,將改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