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 周秘 編輯 王艷)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於1948年10月10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個規模較大的永久性紀念館和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24日,東北網記者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聽『鎮館之寶』們講述那段崢嶸歲月。

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繳獲的輕機槍。(圖片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它是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繳獲的輕機槍—一挺捷克式機槍,直把,槍號6419,整體完好,槍機部分鏽蝕。
1940年5月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支隊長王汝起率部30人進軍富錦、同江、饒河三縣交界地區的大旗杆。途中得到消息,饒河縣大岱河駐有30餘名偽森林警察,他們每天巡邏至距大岱河5公裡左右的禿頭山附近的花砬子木場,監視伐木工人作業。王汝起決定在禿頭山東南方的一片樹林裡伏擊這股敵人,以解決部隊的彈藥和給養。
5月24日晨,敵人進入伏擊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打死敵人5人,擊傷3人,俘虜9人,餘者潰逃。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17支、子彈700餘發。不幸的是,支隊長王汝起在作戰中英勇犧牲,以年僅35歲的美好生命為代價,給當時武器彈藥奇缺的第二支隊暫時解了燃眉之急。在以後的多次戰斗中,第二支隊的戰士用它們給敵人以有力打擊。
1940年11月末,第二支隊轉移去蘇聯進行野營整訓,這挺繳獲於敵人之手的輕機槍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被埋藏於饒河縣城西石場山的一個岩洞裡。1959年4月,根據原第二支隊副隊長劉雁來提供的線索,東北烈士紀念館文物征集人員找到了此槍,將其陳列於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成為見證那段艱苦卓絕歲月,謳歌東北抗聯頑強拼搏、不畏犧牲精神的歷史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