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好雞養在糧倉上。近年來,黑龍江農墾寶泉嶺管理局白羽肉雞項目積極打造完整產業鏈,實現糧食就地過腹增值,真正實現『糧頭食尾』。

寶泉嶺白羽雞的分割車間。
在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分割車間,無論是現代化的程度,還是巨大的生產規模都足以令人震撼。數萬只經過處理的整只白條雞被懸掛在自動化流水線上,每只雞現場拍片建檔,當場淘汰不合格產品,隨後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進口自動分割流水線精准地將雞脖、雞尾、翅尖、翅中、翅根甚至雞心、雞肝、雞胗清晰分割……公司總經理趙娜介紹說:『眼前這套流水線是一期工程,單線每小時可屠宰肉雞1.35萬只,年屠宰6000萬只白羽肉雞,日產雞產品300多噸,年產各種分割雞肉14萬噸,十幾個品種。』據介紹,這裡養殖的雞只做兩種疫苗免疫,堅決不用抗生素。同行業的雞飼養藥物成本每只0.5元左右,而北三峽遠優於行業水平,不超過0.1元/只,真正做到了無藥物殘留。每只雞都經過檢疫合格後纔進行加工進入市場,從小雞出生到加工成產品全程可監控。
2012年9月,北大荒寶泉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寶泉嶺,並成立兩家全資子公司,2015年5月,白羽雞項目全面投產。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設計規模2.4億只。截止目前,共建有35座場(廠),其中種禽繁育場6座,孵化場1座,飼料廠1座,商品雞養殖場26座,食品加工廠1座。至2018年3月項目累計實現產值30億元。
為了實現質量可控,保證食品安全,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的是一個集種雞繁育、商品雞養殖、屠宰、飼料供應於一體的封閉式肉雞全產業鏈條。該公司白羽雞生產全過程廢棄物處理,實現了經濟循環發展,並符合環保要求。完整的產業鏈促進了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糧食去庫存。2017年該項目加工消耗飼料近20萬噸,轉化消化玉米12萬噸。白羽雞場周邊農場約20餘萬畝的玉米被白羽雞消化掉,有力地促進了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玉米就地消化。
據寶泉嶺管理局畜牧局局長韓立君介紹,白羽肉雞產業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對當地經濟社會帶來巨大影響。整個白羽肉雞項目,2017年對當地經濟貢獻量達到40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近16億元,工業產值14億元,交通運輸業以及服務業近10億元。2017年以來,從事飼料運輸、產品運輸、原料運輸的車輛每天近100輛次,每天運輸飼料近700噸,白羽肉雞運輸量16萬只,雞產品外運近300噸;全年預計消耗使用稻殼30萬噸。目前該項目已經安置就業人員2000餘人,項目達產後,可再增加就業2000人。『打造中國最安全最健康的白羽肉雞產品生產基地,是寶泉嶺的目標。』
良好的生態環境,先進的發展理念,再加輔之以優良營商環境,使得寶泉嶺白羽肉雞美名遠揚。目前,該公司已累計開發客戶800多家,其中長期合作客戶400餘家。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南京、杭州、廣東、湖南、四川、山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