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2B鉛筆』的元寶村之旅
2018-08-20 16:16: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0日訊(記者 姜輝)鉛筆的用途很廣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國每年生產的鉛筆總量達80億支,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全國20%的鉛筆竟產自尚志市的一個小村子——元寶村。8月3日下午,省文明辦組織的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報道組來到元寶村,探尋該村從『光?屯』變身『億元村』的歷程。

工人檢測鉛筆質量。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從元寶村村委會向南沿林蔭小路行駛四五公裡,一個廠區映入眼簾,距離大門八九米就聽到『?當?當』的聲響。踏入大門,立即進入了鉛筆的世界,2B、B、HB、F、H、2H、3H、4H……各種型號的鉛筆堆成小山,20餘名工人穿著工作服穿梭其間,有的將鉛筆板放上工作臺切成一只只鉛筆,有的將檢驗合格的鉛筆打包裝盒。

工人將檢驗合格的鉛筆打包成盒。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元寶村村主任施永平介紹說,這是去年新建的一處廠區,佔地16000平方米,每年可生產鉛筆2億支左右,像這樣的鉛筆長和鉛筆板廠,元寶村有數十個。村子最開始是制作鉛筆板賣給上海的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後來自己開始做鉛筆,2012年,村裡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鉛筆工業園區,目前,由村裡引領及其輻射的村民自辦鉛筆產業已在俄羅斯、大連等多地建廠,年加工鉛筆16億支,產鉛筆板3000萬羅,分別佔全國生產總量的20%和60%,成為全國鉛筆板重要集散地和鉛筆、鉛筆板生產專業村。

工人緊盯鉛筆生產。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元寶村黨總支書記張寶金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元寶村年人均收入只有42元,村集體負債27萬元,經過近40年的發展,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元寶人逐步建起了村辦磚廠、建材廠、筷子廠、鉛筆廠、鉛筆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土改文化園區、新農村示范園區,成立了水稻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目前,全村總資產6.7億元,人均純收入2.89萬元,元寶村從昔日的『光?屯』建設成為了今天的『億元村』。

生產線上的鉛筆。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元寶村暴風驟雨紀念館裡的雕塑。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尚志市委書記楊愛國表示,尚志市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和精神文明建設。產業方面形成了以元寶鎮鉛筆產業為帶動的工業富民,以河東鄉水稻種植合作社為帶動的農業富民,以一面坡鎮、亮河鎮、石頭河子鎮草莓、樹莓種植為帶動的漿果富民,以亞布力鎮、帽兒山鎮的生態旅游產業為帶動的農家樂富民,以葦河鎮、珍珠山鄉、烏吉密鄉的木耳栽植為帶動的食用菌富民。農村環境整治方面,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條塊密切配合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目前尚志市有國家級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4個,哈市級文明村11個,省級文明鄉鎮4個,哈市級文明鄉鎮4個。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聚文明力量 樹龍江榜樣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