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 近年來,鐵鋒區緊緊抓住『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戰略機遇,采取科學有效的育人模式、獨具匠心的教育載體、領先一步的教育手段、精益求精的教育方法,有力推動了教育的快速發展。在教育理念的提昇、高效課堂創建、教育綜合改革、特色品牌打造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績。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驗收,中考成績名列全市前茅,德育工作成為全市典范,教育綜合督導評估位居全市前列。2011——2017年,4次摘得全市中考第一名的桂冠,獲得了全市教學質量優質獎,呈現出不僅城市學校成績優異,而且農村學校也有新跨越的良好發展態勢。近幾年,邊屯中學教育質量穩步攀昇,紮龍中心學校的足球從鶴城走向全國。全區足球、書法、美術、剪紙、藤球、毽球等特色項目凸顯品牌效應,成為鐵鋒教育的名片。鐵鋒區優質的教育和辦學特色,贏得了社會的良好口碑,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就讀,形成了生源逐年遞增的窪地效應,家長和學生以就讀於鐵鋒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一切正是順應了教育改革新形勢,以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為契機,助推了鐵鋒區教育的騰飛。

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鐵鋒區委、區政府以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為有利契機,結合區情,采取『政策統籌、科學管理、整體推進』的方式,把推進標准化學校建設作為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辦讓人民滿意教育的民心工程來抓,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2014——2016年,累計投入1.25億元用於改善辦學環境和條件。2017年,區政府投入3383萬元全力改善全區中小學辦學條件,人民群眾需求優質教育資源滿意度逐步提昇。投入2000餘萬元的農村薄弱學校改造項目——紮龍中心學校新建工程已經完工,對第五十三中學、第二小學等學校辦學條件進行了全面改善,天齊小學、原第十八中學維修改造工程如期竣工,第二十九中學搬遷至新校捨;和平小學、天齊小學整合工作順利完成,第二十九中學新建工程穩步推進。基本實現了校捨建設和教育技術裝備的標准化、現代化、規范化、均衡化。

人纔強教,隊伍建設激發新活力
專業研修——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教師的發展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基礎,是促進學校和學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主要積淀者,沒有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橕,成了空中樓閣。鐵鋒區在全區教師隊伍建設上突出抓理念引導、觀念更新、技能培訓和綜合素質提高,積極培育名師、骨乾教師並充分發揮名師、骨乾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了校校出名師、科科有骨乾、人人求發展的教師隊伍梯隊建設新格局,全區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面達100%。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乾部、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現有教育理論素養深厚、辦學思想特色鮮明、學校管理成效顯著,在省市示范性強、引領作用明顯的卓越校長6人;有理論知識紮實、教學經驗豐富、成績突出的特級教師3人,市級骨乾教師117人。
師德風范——立德樹人的前提。多年來,鐵鋒區教育局堅持以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校際均衡為目標,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堅持『以建為主、以評促建、糾建並舉、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出臺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建立了社會監督機制、查處警戒機制、責任追查機制、督導評價機制、輿論宣傳機制。一年來,以市教育局評選『四有』好教師活動為契機,激勵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樹立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湧現出一大批以李艷為代表的省市師德先進個人。

夯實基礎,學前教育穩步發展
鐵鋒區有各類幼兒園64所,其中公辦園12所、民辦園52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6%以上。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思路,以高起點站位、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為突破口,使學前教育工作得到跨越式發展。
政府利用鄉鎮中小學布局調整後的富餘校捨,改擴建公辦幼兒園。今年,利用學前專項獎補資金96萬元,先後給15所各類幼兒園配齊了教具、玩具、圖書等教學設備。今年,擬在原第六小學校址建設1所大型公辦幼兒園。
積極探索園本教研的新方法、新模式,提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一支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研究水平的骨乾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學年教育質量穩步提昇,社會信譽度明顯增強。
綜合治理,規范民辦教育打出『組合拳』
為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力度,鐵鋒區政府成立了由相關11個委辦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對全區校外民辦培訓機構進行專項檢查。
通過打『組合拳』較好解決了三個方面問題:一是治理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把確保學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治理數學、語文等學科類超綱教學等『應試』培訓行為,把減輕學生校外負擔放在最突出位置;三是治理學校和教師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學行為,把強化學校和教師管理提到更重要位置。區教育局將聯合執法檢查組檢查的結果通過建立《白名單》和《黑名單》向社會公布。
創新機制,德育系統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以系統化德育建設為抓手,堅持『立德樹人』為總目標,鐵鋒區教育系統通過開發德育課程、探索實施途徑、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把共性和個性、開放性和系統性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中小學橫向溝通、縱向銜接、分層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融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團建設、校園文化等為一體的育人格局。
鐵鋒區現創建德育工作模式22個,開發出國學經典、藝術修養、體育技能、文明禮儀等區域校本課程,組建了國學、書法、繪畫等400多個學生社團,學生參與面達95%以上,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應,受到市教育局的認可。2017年10月在該區召開了全市德育工作現場會,學習和推廣鐵鋒區德育工作經驗。

深化改革,教育質量穩步攀昇
幸福課堂——學校內涵發展的動力。鐵鋒區在反復探索和實踐中,深刻領會科學發展的要義,將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在『以人為本、以師生健康成長幸福發展為本』上來,牢牢抓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優質高效的幸福課堂』這一主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講臺不再是老師的專用陣地,學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課堂上沒有教師從頭到尾的講授,代之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學習、互助展示,課堂真正變為了孩子們的『學堂』。
先進理念——學校內涵發展的航標。2013年鐵鋒區就開展了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建設,出臺下發了《鐵鋒區高效課堂建設指導意見》《鐵鋒區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建設推進方案》《鐵鋒區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建設評估標准》等系列文件,以此推動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建設的全面落實。各學校均根據校情構建了自己學校的教學流程,課堂教學過程更加注重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光榮小學英語教師在全國教師基本功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第四十五中學英語教師參加國家賽課榮獲一等獎。5月份,在黑龍江省教育廳組織的教學成果評比中,天齊小學、第五小學、第四十五中學、第四十六中學榮獲二等獎。
辦學特色——學校內涵發展的活力。好學校的標准是什麼?鐵鋒區的基礎教育實踐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那就是規范加特色。曙光小學的沙畫、刮畫、樹皮畫、秸稈畫、格子畫、黑白噴畫等十幾種美術作品能讓人感受到新穎奇秀的藝術之美。第二十九中學的開放辦學,第四十五中學的科研基地校,第四十六中學的藤球、鍵球,第五十二中學的信息化教育、科技校園,東方紅小學的特色科技節和安全教育,第二小學的生命教育,第五十三中學的價值課堂,第一小學的乒乓球、冰球,第七小學的自主學習等辦學特色凸顯成效,特色辦學已經在鐵鋒區中小學結出豐碩的成果。目前,全區已有聲樂、器樂、舞蹈、科技等活動小組1000多個,體育訓練隊幾十支,98%以上的學生參加課外特色活動。以實施陽光體育和『體育2+1項目』為載體,廣泛開展了校園藝術節,藝體特色展示,中小學生足球、跳繩、毽球比賽,中小學生美術、音樂藝術比賽等活動。以第五小學為代表的5所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級足球試點學校。現有王嘉廉冰球希望學校1所,市教育局資助的冰球學校3所。鐵鋒區青少年合唱團,成為校外藝術教育又一亮點。尤其是紮龍海東青足球隊,獲國家級比賽前8名3次,獲省級比賽冠軍13次,鐵鋒區校園足球已從鶴城走向全國。
改革創新,走『普職融合』特色之路
以『一次入口、兩次選擇、三個出口』為主攻方向。一次入口,即以全市范圍內初中畢業生為招錄對象,按新生申報意願選擇普高或職高完成一次錄取。兩次選擇,即普高高一期末征求學生家長意見後,給予學生一次選擇轉職高的機會;結業考試後,再次給予轉入職高的機會。三個出口,一是普高學生可以參加高考,或參加藝術類高考,也可以通過自主招生到高等職業院校繼續學習;二是通過中職對口昇學,以職業高中畢業生身份參加高考;三是按照所學職業技能訂單培養,畢業後直接就業。經過多年實踐,藝術特色成效顯著,培養出陳遙、王思凝、肖旭等影視明星及全國著名歌唱演員。
截至目前,已有三十餘名學生考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河學院等一本院校。目前,普職聯辦、昇學為主、兼顧就業、特長突出的綜合高中改革正在全力推進。
構築安全堡壘,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按照『一崗雙責,黨政同責』要求,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做到管理規范、項目齊全、記錄翔實。通過安全教育課、『安全教育日』、安全演練等載體,廣大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明顯提高。尤其針對季節性安全重點工作,對學生溺水防范工作采取『三個到位』,即宣傳到位、檢查到位、整改到位。
近幾年,校園暴力、欺凌事件時有發生,通過深入開展學生的丟棄教育和法治教育,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相互友愛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有效制止了校園暴力欺凌事件的發生。全區校園周邊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校園周邊網吧、音像制品、『三無』食品得到有效治理,營造了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黨建引領,呈現教育發展新氣象
鐵鋒區教育局黨委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叫響了『鐵堡壘、急先鋒』的黨建品牌。
以『三融合』的黨建工作新模式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即:把黨建工作與創新『自主互助學習型』高效課堂工作相融合,與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相融合,與創建人民滿意學校相融合。做到把黨風廉政建設任務與全局業務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獎懲。
以『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工作新思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在鐵鋒區教育局黨委的正確引領下,各支部各有特色。光榮小學『喜迎十九大、做合格黨員』暨慶祝建黨96周年『紅色經典長征組歌進校園』和『向邪教說不』等活動信息被省、市相關媒體采用,有的還被新華網采用。『兩學一做』做法刊登在區委組織部《『兩學一做』活動簡報》上,有7篇特色活動在《微觀鐵鋒》發表,成為全區學習和借鑒的樣板。
以『鐵堡壘、急先鋒』的黨建品牌建設加強黨員管理,提高黨員思想文化建設水平。鐵鋒區教育局黨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固定黨日』『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增強了黨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紅色教育』成為主旋律,同時掀起了建設黨建鐵堡壘,爭做教育急先鋒的熱潮。
在新一屆黨委的帶領下,鐵鋒區教育局黨建成果豐碩。省委組織部和省教育廳領導2次深入鐵鋒區中小學校檢查指導黨建工作,市區組織部門和市教育局黨工部也多次抽查鐵鋒區中小學黨建工作,都給予了肯定和好評。2017年,鐵鋒區教育局黨委被確立為市黨建工作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