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日訊(記者 周秘)在建龍北滿特鋼廠區內,機械聲陣陣轟鳴,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我們攻堅克難,深化改革,最終使企業從破產清算的邊緣走上重整再生之路,恢復這個老牌特鋼企業在國內的歷史地位未來可期。』建龍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偉先信心滿滿地說。建龍集團入主後,『北滿特鋼』新冠名為『建龍北滿特鋼』,這個曾被譽為共和國『掌上明珠』的黑龍江『老字號』企業重現昔日光芒。

像建龍北滿特鋼這樣走改革求生之路的『老字號』國有企業在黑龍江不止一家。在走訪多家企業時,記者深切感受到,一批飽經歷史風霜的『老字號』國企正不斷解放思想,堅定深化改革,在前進的道路上煥發新活力。
找准時代坐標踐行新理念
由於受計劃經濟長期影響,一些『老字號』國企體制機制僵化,市場拓展滯後,資產負債率高,生產經營陷入困境。曾經資產負債率高達300%的北滿特鋼,於2016年12月破產重組。企業及時調整工作思路,轉變破產清算思維,把工作重點放在引入『戰投』和制定重整計劃等工作上來,如今,建龍集團入主後的北滿特鋼浴火重生,轉換機制,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國防軍工、航天航空及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關鍵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廠66年來,出鋁材、出人纔、出經驗,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東輕公司堅持用新發展理念謀篇布局,提出了再造新東輕的發展目標,2017年已經扭轉了連續多年虧損的被動局面。
『圍繞這個目標,我們滾動編制「十三五」和加快推進產業發展、科技發展等八大戰略,依托龍江(國際)鋁鎂產業園打造鋁加工產業集群。』東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雲強說。
改革綜合施策開創新模式
『改革關頭勇者勝。』黑龍江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協調多方創造性設計清償方案,引進戰略投資方,支持企業開展內部改革,堅決打響了國企改革攻堅戰。

建龍集團入主北滿特鋼後,精心組織設備檢修,抓緊恢復生產,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已出資14億元,為全面復產提供了有效保障,鋼產量、鋼材產量連續刷新歷史記錄。原有36個一級機構被整合為23個部門,公開競聘部門主管,公司上至副總經理下至基層員工都建立月度個人績效,去年還大幅上調工資,人均漲幅700元以上。
同樣,面對煤炭市場下行壓力,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制定了詳細的改革方案,旨在改革管理體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混改為重點全面推進輔業改制,移交辦社會職能,淘汰落後產能,不斷激活企業內生動力活力。
『我們明確了10個方面36項改革任務,建立了完備的改革領導、執行和監督體系,全力推進改革攻堅。』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成坤介紹說,第一階段是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公司通過『止血』保衛現金流安全,大規模組織化轉崗分流、清欠盤活、減負扭虧,實現了改革自救;第二階段以2017年7月18日省委書記專題辦公會議為起點,制定完善了權屬公司『1+N』改革方案和配套子方案,以『三項制度』改革、提高創效能力為重點,向縱深推進改革。
截至目前,集團總部機構和管理人員精簡78%和59%,權屬公司精簡33.9%和43.6%,煤礦(廠處)精簡44%和39%。與晉商聯盟合作,6家醫院完成『混改』,轉讓85%股權,交易收入17.8億元。與北燃集團合作,完成七臺河公司燃氣市場化改革,轉讓收益7150萬元。與唐山藍海實業合作,完成龍洋焦電股權轉讓,實現混合所有。完成礦業公司31戶輔業單位改制,其中25戶企業『五自經營』、6戶企業清算退出。
擔當新使命開啟新征程
近年來,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正在疊加新技術、新產業,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建龍北滿特鋼公司積極謀劃未來3?5年發展規劃,構建企業競爭優勢,努力成為國內一流特鋼企業及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國家級典范。
『今年我們將投資20.8億元,實施技術改造18項,技改完成後在特鋼行業的競爭優勢將明顯提昇。』王偉先表示。
據了解,今年1?8月份,東輕工業總產值同步增長28.5%,商品產量同比增長16.7%,出口創匯同比增加了4.7%,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了42.7%,利潤同步增加了9792萬元。
龍江『老字號』國有企業正以飽滿的熱情,在改革春風的沐浴中,厚植初心與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踏上改革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