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青年智,則中國智。龍江青年紮根黑土,帶動一方百姓致富。近日,東北網推出系列報道,帶你走到龍江留鄉返鄉青年的的身邊,了解他們的創業故事。
東北網10月8日訊(記者 楊帆) 在外漂的人常說這樣一句話:『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南京財經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的董長鋒懷著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返鄉回到大興安嶺從事綠色產品銷售,是他讓更多人品嘗到了優質的龍江綠色森林食品。

大學畢業後,董長鋒先後在南京普愛醫療、上海西門子醫療工作,懷著對家鄉的眷戀之情,他一直幫助家鄉親友們經銷食品、藥材。通過實踐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百姓健康意識增強,大家對綠色食品、優質藥材的需求越來越旺。大興安嶺純天然、無污染的森林食品、藥材等資源正是大家所需要的。有特色資源對接這麼好的市場,綠色食品行業的前景非常廣闊。尤其是電商快速發展,營銷推廣、品牌建設等難度更小,創業成本更低,機會更多,發展速度更快。基於這些認知,董長鋒回鄉創業、有所作為的願望越來越迫切。
2014年初夏,在得到了愛人的支持後,賣掉房子、車子的董長鋒回到大興安嶺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為更全面掌握家鄉的資源現狀,回鄉後的半年時間裡,他跑遍了每個基地、林場,行程三萬多公裡。經過努力,他對農林產品有了更深認識,也收購回來很多好產品。當時,加格達奇地區電商都知道,最好的蘑菇、木耳等好特產在董長鋒家。
為了節約成本,降低創業風險,返鄉之初董長鋒沒有注冊公司,只是開了家淘寶店,也沒有租辦公室,就是在東嶺租了三間車庫作為庫房和分揀場地。加格達奇的冬天冷,密封不嚴的車庫也冷,地上灑水都能結冰,即便穿著厚棉襖,忙個一小時也就凍透了,他和愛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從早忙到晚,曾經的白領而今整天是灰頭土臉的樣子。
但由於對銷售不了解,收購回來的好東西賣不上好價格不說,甚至都賣不出去,積壓了20多萬的庫存。2015年7月,經過3個月的系統培訓和指導,他的電商水平有了跨越式的飛躍。2015年全年,網店實現了325萬元的銷售額,僅下半年就賣了230多萬元的貨。在雙十一當天銷量達到了165786元,讓父母親友們都驚嘆不已。董長鋒的產品、服務開始獲得客戶的認可。
2015年10月,董長鋒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品味食品公司,出產的滑子菇、黃芩茶等在阿裡等平臺的銷量連續兩年排名全國前三。經過三年多發展,品味公司銷售額達到1000餘萬元。為謀求更大發展,董長鋒與合作伙伴共建了原森林下產業發展公司,逐步將經營范圍拓展到森林食品種殖、森林生態康養等領域。
除立足食品行業外,董長鋒還開展了科技開發和電商服務等業務,創建了恆拓和焦點兩家科技型企業。在農林產品供應鏈管理、電商數據、溯源等7個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實施了物流園運營、北極珍品匯平臺昇級改造等項目。目前,焦點科技正在申報高新企業,業務范圍已經拓展到了內蒙古。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快速發展同時,董長鋒不忘回饋家鄉,幫助部分青年克服創業困難,拓展營銷渠道。今年,董長鋒還與中國青年電商聯盟攜手,開始實施為期三年的『精准扶貧農產品上行』項目。
返鄉四年,收獲的不僅僅是財富和事業,還有根植於這片青山綠水間的情懷與夢想。董長鋒說:『我堅信,在這片黑土地上,在這松濤林海中,我們可以譜寫下林區青年的絢麗華章。下一步,我將不負眾望,帶領團隊在農林行業和互聯網信息領域再創佳績,為家鄉經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回報這夢想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