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再造一張精彩名片 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啟示之一
2018-10-14 07:02: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14日訊 為期3天的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11日落下帷幕。這場『以稻為媒』的全領域、高規格、深內涵的國際化盛會,不但向世人更好地展示宣傳了中國大糧倉黑龍江,讓國內外同行更深入了解了黑龍江優質稻米,更讓我們這個主辦省在各方面都收獲滿滿,啟示多多。

  『希望黑龍江能夠把大米節一直辦下去,並且把大米節打造成黑龍江省的一張名片。』來自韓國的稻米專家李舜癸對本屆大米節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雖然這是黑龍江省舉辦的首屆國際大米節,但是活動規模很大,規格很高,組織流程很完善,特別是品鑒品評活動,嚴密的評審流程非常專業,甚至嚴謹到令人吃驚的程度。

  作為農業大省和全國粳稻最大產區,黑龍江一頭肩負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口糧絕對安全的重任,一頭擔負著農民增收、農村興旺的重任。農業大省的使命和責任擔當要求我省既要做好『種』的文章,又要做好『銷』的文章——種好大米為國人提供更多口糧;講好大米故事,讓消費者知道什麼是好大米、好大米是怎麼產、怎麼選的。本屆大米節組委會秘書長、省農委副主任李連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呈現出一個國際化盛會,我們在策劃大米節時就設計要『以稻為媒,論、品、展、談、獎、觀同步進行,搭建一個面向國際的開放包容的合作交流平臺、一個圍繞全產業鏈的展示展銷洽談合作的經貿平臺。

  大米節剛剛誕生,就顯示出了充分的開放性和權威性。來自美國、菲律賓、日本、泰國、印度、韓國、新加坡、越南、德國、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和臺灣地區的稻米育種、加工、流通等方面的6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官員,及國家有關部委、國內18個省相關部門領導出現在大米節的論壇上;稻作文化展區、精品大米展區、包裝材料展區、衍生產品展區、燜煮工藝展區、水稻品種展區、品評品鑒互動區、碾米機展區、精品工具展區9大展區薈萃全球稻作精品;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日本、韓國、美國、泰國、菲律賓等國著名水稻育種、優質栽培及品鑒專家27人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走進嚴格封閉的品鑒品評現場,對大米品樣進行盲評……

  『龍江大米雖然在中國非常有名氣,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知名度還不是很高。大米節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黑龍江大米的優質、好吃。作為一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機構,我們很希望能利用聯盟的網絡優勢,助力龍江大米走向世界。』世界流通聯盟議長李在學在大米節上充滿誠意地說。成功挑戰『最大的由谷粒拼成的二維碼圖形』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黑龍江東禾農業集團,有幸成為本屆大米節的明星企業。從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手中接過證書,東禾集團總經理楊曉萍激動地說:『對於從慶安起步的東禾來說,借助大米節站上國際舞臺,是企業難得的成長機會。』

  大米節創造了一個向世界展示黑龍江大米文化的平臺,對發展大米產業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更創造了一個『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優質平臺。來自世界各地的177份稻米樣品的品鑒品評活動和全球稻作精品的展示,為黑龍江大米創造了尋找差距和優勢的機會,采擷天下優質稻米生產經營理念和實踐之精華,取長補短,找准發展方向。眾多稻米領域的國際名家、名企的到來,為我省稻米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說起大米節的收獲,李連瑞感觸頗深。他說,本屆大米節采取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形式,是我們作為產地直接面對市場推介自己、博采眾長發展產業的一個有益探索。大米節市場化運作方面也亮點頻頻,『最大的由谷粒拼成的二維碼圖形』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權競拍拍出了530萬元的高價,大米節用水、用鍋均通過市場化運作獲取,這不但給我們很大鼓舞,也為我們帶來深深啟示——市場是闖出來的。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產區,拓展營銷渠道,打造知名品牌,讓龍江好大米賣得更好,一直是我們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闖市場上下功夫。目前我們一些企業在闖市場上還存在不敢闖、不會闖、捨不得花錢闖等問題,而本屆大米節的成功舉辦再一次用事實證明,只要闖市場,就一定有收獲。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