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讓龍江優質大米揚名世界 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啟示之五
2018-10-19 16:22: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19日訊 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雖已落幕,但餘音裊裊。在這場稻米業界共享豐收和稻米文化的盛會上,在這個國際化稻米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上,我們這個農業大省拓寬了視野,看清了形勢,明晰了在國際國內大環境中的定位。站得高纔能看得遠。黑龍江大米在中國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但在世界上影響還比較弱,龍江大米要想走向世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黑龍江的大米是非常優質的大米,這麼好的大米,應該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嘗。』作為世界流通聯盟議長,李在學在大米節上的發聲很權威。他誠懇表示,龍江大米雖然在中國非常有名氣,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知名度還不是很高,黑龍江應該努力讓優質大米揚名世界。

  本屆大米節上,名不見經傳的貴州紅米第一次踏入東北市場。在國內外眾多星光閃耀的大米品牌中,貴州紅米不僅絲毫未見怯意,反而展現出開拓新天地的闖勁。貴州紅米參展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黑龍江是全國粳稻主產區,但貴州紅米此次前來,是立志做一個探索者,希望未來在祖國的東北開闢一片新市場。勇闖世界,讓龍江大米走出國門,我們正需要貴州紅米這樣的雄心壯志。

  讓龍江大米走向世界,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

  本屆大米節高端論壇的主題是品牌,在專家縱論中龍江大米前行的方向愈發清晰:不僅要做中國大米的名牌,還要打造國際大米品牌。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大米分會會長?建偉說,黑龍江大米產業要發展,就要重視質量提昇,重視糧食品牌建設,首先要解決名牌不突出的問題。黑龍江大米的品牌建設應突出那些經過市場多年歷練、消費者認定的品牌。

  我省稻作文化源遠流長,稻米產業發展底蘊深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深入挖掘稻作文化的優質資源,是我們走向世界的軟實力。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認為,黑龍江應深刻把握這種優質特色農業資源的產地環境、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突出品牌的深厚內涵,追求高品質,進軍高端市場,在本地化基礎上,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稻米產業發展需要挖掘資源,深耕細作。李在學建議,龍江大米有良好的生產基礎,未來還需要借鑒來自世界稻米先進生產區的一些技術和經驗。目前黑龍江迫切需要與稻米先進國家合作,比如日本、韓國等,種出富含多種功能的大米,學習更先進的深加工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讓龍江大米質更優、價更高,從而邁向國際市場。

  在大米節品鑒品評環節中,通過中外專家對近200個參評品種的盲選,來自我省北大倉米業有限公司的『五優稻4號』(稻花香2號)與日本越光米同獲金獎。據該公司負責人說,參賽的『五優稻4號』是在休耕了一年的土地上試驗種植的大米。這充分說明我省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壤,相信到2020年,在休耕三年的黑土地上培育出的稻米會更美味、更優質。

  龍江大米獲金獎,大米節組委會副主任、省農委主任王金會欣喜之餘,更堅定了推動龍江大米走向世界的信心。他說:『本屆大米節薈萃了全球稻作精品,涵蓋了水稻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我省水稻產業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提供了參考。開幕式上頒布的國家大米生產標准、黑龍江優質水稻生產標准、五常大米和響水大米地方標准,既是對我省大米品牌的保護,又是叫響龍江大米品牌、提昇我省大米國際競爭力的一個有力助推。大米節上通過國內外專家聯合品評品鑒,令眾多好品種、好品牌、好大米在黑龍江揚名,這間接提昇了黑龍江稻米產業的國際地位和市場話語權。』

  黑龍江是世界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產區,稻米生產優勢突出,栽培技術全國領先。龍江出好米是我們的目標和追求,我們應借助大米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選育優質品種,推廣種植良法,光大稻米文化,拓展營銷渠道,叫響寒地黑土優質稻米品牌,讓包括龍江大米在內的好大米能夠行銷天下、暢銷全球——這既是龍江大米豪氣滿懷走向世界的宣言書,也是龍江大米腳踏實地走向世界的路線圖。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