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訊 (許來齊 記者陳顯春)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看到,筆直寬闊的水泥路貫穿整個村落,讓人心情豁然開朗;鱗次櫛比的彩鋼瓦頂民居向人展示了田園生活的溫馨和愜意;一盞盞太陽能路燈錯落有致地在馬路兩旁延展開來,裊裊炊煙描繪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西南村,典型的水稻種植專業村。翻開西南村的歷史,村民從1959年開始就種植水稻,1984年從日本引進『旱育稀植』技術,一致延續至今。西南村大米好吃,已經成為南方一些小區居民的共識,農民掐著訂單種植心裡甭提多高興了,農民任來峰說:『今年我們村水稻售價每市斤1.75元,我種植的水稻是作為稻種銷售的,每市斤賣到了2.1元。』
農民腰包鼓了,吃住行等民生需求也隨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實施危房改造項目讓村民住得更舒服,成為擺在村兩委班子面前的一道『考題』。擯棄傳統的『一戶一卡』、發錢讓農戶自己改造的做法,用活用好國家政策,創新地進行資金捆綁、集中改造,西南村利用124.25萬元的改造資金,完成了164戶計劃改造任務,還將另外105戶計劃外的危房戶提前改造,為國家節約資金近80萬元,村民無不拍手稱贊。2016年,省住建廳10多次來西南村調研,並在『黑龍江建設網』向全省推廣;去年6月,國家住建部派專家來西南村調研,將他們的創新做法定性為『西南模式』,在『國家住建部官方網站』向全國推廣。
近年來,西南村把思路定位在『發展綠色食品生產和打造田園養生之地』上,走村企聯合之路。『我們看中的是西南村淳朴的民風和這裡優越的生態環境,非常適搞田園綜合體項目,2016年,我們把鴨稻生產基地落戶在西南村,逐漸打造稻田公園,下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稻田公園功能和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游人。』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董事長任秀波充滿希望的說。

村裡與企業合作更加緊密,發展休閑養生,建設美麗鄉村。在鎮村的幫助下,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與沿街58戶農戶簽訂了庭院土地流轉合同種植綠色蔬菜,興建了6戶農家樂園,建起了1萬多平方米的采摘園和笨雞、笨豬養殖場。游客來這裡,欣賞滿眼迷人景色,盡享田園養生樂趣。稻田公園內,遠古水車、彩色風車長廊、玻璃棧橋棧道、觀光亭和采摘園,美不勝收,令人陶醉。兒童樂園、淘氣堡、小小動物園成了孩子們的天堂。玩累了,游夠了,各具特色的綠色美食等著你,你可以點菜也可以自己做,體驗真正的農家樂,這裡成了田園養生休閑旅游的絕佳之地。西南村越來越美,知名度也越來越大,3年來共接待各地游客20萬人次。
生活好了,村民的心氣也高了,鄉村文化在西南村大放異彩,村民們農忙時節抓生產,農閑之餘搞聯歡,這裡的小劇團在十裡八村都很有名氣,他們場場演出觀眾都爆滿。記者在采訪時,小劇團的導演胡文寬正組織村民排練節目。『我們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今天排練的節目叫《好日子》,這是黨的富民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村變化太大了。』村民胡文寬激動地說。
截至2017年末,西南村集體經濟積累1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400元。幾年來,西南村先後榮獲省級『生態村』『四星級』示范村、『市級文明村』和市、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