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訊 『回首過去,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進步』。
『新的一年,我們不僅要解放思想、勇於擔當,更要腳踏實地、真抓實乾』。
9日下午,代市長何忠華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18年工作,安排2019年工作,滿懷信心、斗志昂揚,帶領全市人民推動大慶轉型振興再出發。
報告1.4萬字,『實』字當頭,立足實際,求真務實,總結得真實,安排得紮實,既銜接承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又貫徹轉化市委要求部署,各項工作都著實、落實。
報告起草期間,大興調研之風。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一對一、面對面分戰線研究謀劃,並就重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甚至是元旦3天假期,還領著起草組逐項工作細化研究。期間還召開兩次政府常務會議,集中部署各部門和縣區研究謀劃,而且責成政府辦跟蹤督辦。報告成型後,又廣泛征求多方面意見建議,多次研究修改,直到上會前,纔最終形成討論稿。
研究出真章,求實見實效。歷時60多個日夜,這份凝聚集體智慧、實實在在的《政府工作報告》與代表委員們見面了,並通過熒屏、廣播和網絡直達320萬大慶人心坎。
報告對2018年工作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過去一年,圍繞『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奮斗目標,彈好『四重奏』、勇闖『四條路』,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擼起袖子乾出來的,揮灑汗水拼出來的。
過去一年,走得堅定,過得充實。報告從8個維度、全方位地呈現了2018年爭當『排頭兵』的生動實踐。8個維度表現為『8個新』,折射出2018年政府工作的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
過去一年,城市實力得到新提昇。報告列舉的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總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組傳統指標,分別增長了3.5%、2.5%、7%,體現出經濟運行的速度穩步回昇。報告中細數4組指標,地方經濟、非油經濟、非公經濟、服務業都實現7個百分點左右增長,說明經濟運行的質量在穩步提高。
過去一年,我市位列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68位、中國產業競爭力城市百強榜第87位,獲批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獲得中國工業旅游創新成果獎。這些榮譽的取得,從不同側面折射了城市實力新提昇。
過去一年,重點產業取得新突破。報告重點例舉『油頭化尾』和汽車產業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伊品玉米、宏福小鎮、豫港龍泉等一批戰略型、牽動型項目或開工或投產,共同夯實了『十大雁陣』產業板塊基礎。
年終歲尾,東北石油大學『原油整形裝置』項目榮獲中國專利金獎,為全市『動能轉換邁出新步伐』做出生動詮釋。過去一年,中科創業園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了800億元。
過去一年,城鄉面貌呈現新變化。報告列舉的農村飲水工程、農村公路、危房改造等一件件實事,不僅讓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也讓全市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就連清新空氣也似乎感到了這一變化,將優良天數延長到340天,創2012年以來最好水平。
過去一年,改革開放帶來新活力。報告提出,農村土地確權改革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穩步推進、中俄原油管道二期投入運營、沃爾沃『西行入歐、揚帆入美』……一個活力的大慶,一個流動的大慶,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990億元、增長了73%,總量和增速均列全省首位。
過去一年,『放管服』成效顯著,一些事項實現了網上可辦、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產業基金有力支持了項目建設,信用指數全國排名第44位……向『東北最優』持續發力,營商環境有了新改善。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過去一年,我市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再次提高,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和6.6%,31個貧困村退出了貧困序列,8所幼兒園晉昇為省級示范園……報告用真實數據、暖心實事,從9個方面述說了『民生事業實現新進步』。
推動大慶轉型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乾部。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市從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機關作風、『一崗雙責』、黨風廉政建設等多個方面,共同推動了『政務建設見到新成效』。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時間進入2019年,讓我們咬定目標,一起拼搏,一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