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目前,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存有偏見,認為讀普通高中、考大學纔是正路,而上職業學校是不得已的行為,是沒有水平和能力的表現,從而導致社會人纔觀和擇業觀的偏頗……』13日下午,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部分委員在小組會議中,圍繞『加強職業教育改革,深化產教融合』話題爭相發言,就如何加強我省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規范職業教育秩序,為培養『大國工匠』『龍江工匠』攢後勁兒建言獻策。
『建議推行「普通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並行的「雙線制」高等教育結構體系,這樣既可以培養出一批有較高水准的高技能人纔,同時又能相應滿足部分學生追求高學歷的願望。』省政協委員林紅的直切主題式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思考。她呼吁,實行『雙線制』高等教育結構體系,將現行高等教育體制過於側重發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單一辦學思路,逐步調整為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彼此分離,均衡發展,同等提昇,相互促進』的教育模式,在突出技能培養的同時,相應設置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教育。
既要摒棄偏見,更要完善辦學內容。省政協委員李恩有在談起如何推動校企合作時認為,要搭建平臺,完善政策,建立機制。首先建立政府主導的校企合作制度,確立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和組織管理模式,細化企業、學校在合作中的責權利,並定期開展學校和企業見面會,為校企提供合作渠道,利用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收集和發布學校、企業的合作意向和需求信息,建立校企合作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充分使用政府投入和政策激勵兩種手段,調動學校和企業的積極性。
提及如何規范職業教育秩序,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省政協委員張勁松直抒己見,一連說出了幾個『整合』:『要整合職教資源,打造職教航母;整合管理體制,強化政府責任和統籌作用;整合辦學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整合教師資源,提高職教師資的綜合素質,最終達到職業教育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及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