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日正式成立的七大產業投資集團,是我省國企改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重組,是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舉措,備受矚目。這七大集團將以什麼樣的全新面目出現?本報今起推出連續報道,解碼『七大產業投資集團』。
黑龍江日報1月21日訊 20日上午,我省七大產業投資集團正式成立。成立七大產業投資集團,是我省國有企業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略重組,標志著國有企業發展跨進新階段,意味著黑龍江發展缺乏省級層面產業投融資工具的窘境正在得到破解。今後,七大產業投資集團將充分利用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實施精准投資、有效投資,促進產業轉型昇級。
破解國有企業活力不足的良方
近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2016年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乾意見》、《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等系列支持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政策文件。習近平總書記更是針對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提出,引導國有企業發揮帶頭作用,加快設立東北地區國有投資運營平臺,推動國有資本和產業聯動調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這一指示為我省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七大產業投資集團的成立就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我省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破解龍江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不快、發展質量不高和發展動力不足的先手棋。
精准投資促進產業昇級的主力軍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過去依靠拼資源、拼環境,外延擴張型增長的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實現的質量效益型增長。
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省開始籌備組建產業投資集團,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資源資本化、資產證券化,實現國有資本的投資和運營功能,更好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的政策窗口期,充分利用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實施精准投資、有效投資,促進產業轉型昇級,從而補齊民生短板。
七大產業集團緊緊圍繞『工業強省、農業強省、科教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旅游強省』的發展目標而成立。職能上定位精准:交通投資集團要通過注入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化資產配置,逐步完善自我平衡、自我發展、自我造血機制,成為全省『鐵公機水』大交通建設的投資平臺;建設投資集團要建成城市建設運營、公共基礎設施投建運營主體;旅游投資集團要重點打造一批旅游品牌,成為旅游休閑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投融資平臺和戰略合作平臺;新產業投資集團要建設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及資本運營平臺;金控集團要成為全牌照的金融控股投資公司,建成全省國有金融資本投資與管理平臺;農投集團要注重將政策轉化為資本,打造對農業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投融資的服務平臺和對外合作承載平臺;龍江森工集團要成為專注林業產業發展的投融資平臺。
整合資源『非禁即入』放大國有資本
記者從省國資委了解到,對新成立的七大產業投資集團,我省提出了很高的發展要求,具體體現在整合資源,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上:已經確定劃入和即將劃入產業投資集團的資源資產要分類施策,有效盤活,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重組及運營過程中,要保證優良資產獨立運行,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培育上市企業。
在創新體制機制,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各產業投資集團都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內部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改革,實行市場化選聘、企業化管理、績效化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與績效緊密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釋放企業內在活力,增強企業競爭力。
在產業布局上:各產業投資集團在制定戰略發展規劃時,要與黨中央賦予我省的國防、糧食、生態、能源、產業『五大安全』定位,與國家戰略布局,與我省振興發展任務對表對標。要聚焦優勢產業、民生領域,高標准謀劃,向產業結構優化昇級、補齊重大民生短板集中發力,服務新時代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省國資委有關人士說,推動國資監管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是近年來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方面,組建產業投資集團是關鍵一環。掛牌僅僅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後續涉及規劃、運營,以及業務整合優化、資產劃入、低效無效資產處置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