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行業計劃經濟退出最晚,解放思想任務更加艱巨。在糧食領域,創新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產業『三鏈協同』不夠、整體活力與實力不強都有表現。要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直面問題,找准制約糧食行業發展的『病灶』。
我們感到當前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內涵學習領會不深不透,過多圍繞國有老企業和依靠政策收原糧、儲原糧上打轉轉,對民營企業等多元糧食市場主體支持不夠,全面推動市場化經營能力不強;對糧食市場營銷、精深加工、品牌建設、科技支橕等方面思路不寬、措施辦法不多。二是對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倡導的發揚釘釘子精神等工作方法把握運用不夠,開拓進取、創新爭優精神不足,對重點工作抓落實的韌勁有待增強。
具體體現在糧食產業發展上,一是產業鏈發展不充分。產業結構層次和產品附加值低,糧食資源綜合效益不高,如目前我省玉米深加工業平均增值比僅為1:1.28,低於1:1.97的全國平均水平,與1:3以上的國際水平差距更大。二是價值鏈發展不充分。水稻加工企業品牌創建、市場營銷能力弱,產業整體組織化、標准化、品牌化水平不高,優質不優價問題突出。2018年全省水稻加工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1.8%,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三是創新鏈發展不充分。糧食加工企業仍主要生產初級產品,95%以上沒有研發力量,新產品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不夠。四是產業服務體系發展不充分。糧食綜合服務體系不健全,推動產業發展的資金、電力、運輸保障等環境條件還需完善。
下一步,我們要深入領會張慶偉書記關於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利用解放思想這把『金鑰匙』,在學懂弄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掌握運用方法論上下功夫,在理解把握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質要義上下功夫,在增強市場經濟意識和本領上下功夫。切實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破除『等靠要』思想,激發內生動力。主動搶抓機遇、勇於創新,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揚釘釘子精神,在推動糧食產業發展實踐中錘煉黨性信念、提高工作標准質量。
一是開展加工業發展重點攻堅,助推百大項目中富裕益海嘉裡等13個糧食加工大項目建設;瞄准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牽線搭橋,組織開展高起點精准招商;突出抓好大豆食品加工,持續提昇玉米深加工水平,加強主食加工產業化示范企業建設。二是強化黑龍江『好糧油』專項營銷,以『黑龍江大米』品牌打造為重點,在北京開展一次規模大、影響力強的專項發布推介活動;在電商平臺打造網上商城、旗艦店;在重點銷區持續開展5~6站專項營銷行動;探索利用『私人訂制』『眾籌認購』等方式發展個性化營銷新模式。三是促進大豆產業發展,引導『小包裝』『精品』大豆銷售;鼓勵和支持大豆加工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昇級,推動一二三產融合;開展學生營養工程、示范健康食堂建設等專項行動。
同時,強化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措施,爭取並用好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專項支持資金,調整優化建設政策和資金使用方向,突出支持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三鏈協同』和品牌培育;強化精准招商,引導各地政府瞄准全球全國糧食加工前20強的大企業共同開展高起點精准招商和服務項目建設;強化科技支橕,加快籌備組建糧食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建立糧食加工領域院士工作站,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平臺;優化產業發展營商環境,貫徹《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堅決查處糧食收購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主動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五優聯動』,堅決做到來糧食部門『辦事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