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騫壯 周碩 記者 莊園) 近日,哈爾濱海關結合龍江外貿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高效助力哈爾濱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哈爾濱海關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將建設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的五大目標和21項具體任務劃分為10項近期任務、6項中期任務、5項遠期任務三大類,積極組織推進。截止目前,已有6項具體措施落地生效。
開展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助力企業拓展兩個市場。在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內推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允許區內企業,尤其是加工制造類企業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使企業可以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而降低稅負成本,釋放企業產能,便於企業內銷。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獲得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
支持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聯動發展,鼓勵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采取委托加工方式擴大生產。允許區內企業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業務,允許區內企業開展區外委托加工業務,打通哈爾濱綜合保稅區連接國內市場的障礙,便於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拓展兩個市場。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多個商品品種正在進行委托加工洽談。
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實施『四自一簡』措施。簡化海關業務核准手續,支持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實現了鐵路口岸與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的『區港聯動』和一體化監管,為綜合保稅區內企業有效節省物流成本。
簡化進出區管理,方便企業貨物進出區。充分發揮現有綜保區海關輔助系統作用,實行便捷進出區管理模式,數據自動比對、卡口自動核放,不斷降低運行成本,提昇監管效能。對境內入區的不涉及出口關稅、不涉及貿易管制證件、不要求退稅且不納入海關統計的貨物、物品,企業自主選擇非申報方式入區,海關實施後續監管。
簡化手續,鼓勵食品、動植物產品進口。實行『先入區,後檢測』監管模式。對境外入區的食品、動植物產品等需檢測的,在抽樣後即放行,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後續處置。
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用好用足海關總署跨境電商新政策。海關總署2018年194號公告賦予哈爾濱綜保區跨境電商新的優惠政策,即『網購保稅進口』監管模式,海關將在貿易管制、檢驗檢測、食品備案注冊等方面給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