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3月5日訊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遲子建手握一支筆,在龍江大地上追夢。『文化興邊』既是她的夢想,也是她此次參會的提案。
『我出生在北極村,那是一個如詩如畫的夢想之境。黑龍江地處邊疆,在這片夢想生長的土壤上,每個人都是追夢人。』遲子建動情地說,『我寫了30多年,追夢也追了30多年,直到現在,這個夢想還在繼續,無窮無盡。這個夢的背後就關乎東北的這片土地。』
遲子建說,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包括黑龍江在內的邊疆省份面積廣大、資源豐富,少數民族聚集,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如果能發揮文化旅游合並後的優勢,總體布局,實施『文化興邊』戰略,這些省份的騰飛指日可待。
『雖然有些文化,比如黑龍江赫哲族的伊瑪堪,已獲得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我們對這些文化的發掘和利用還遠遠不夠。』遲子建認為。她建議相關部門對邊疆地區的文化資源做一個整體梳理,這樣政府在做文化發展規劃時,能夠統攬全局,突出重點。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遲子建說,邊疆省份要注重與鄰國的交流,利用口岸優勢,定期舉辦互通互融的文化活動,既可繁榮邊貿,又能改善和提昇與鄰國的關系,起到穩邊固邊的作用。黑河市舉辦的中俄文化大集,就是個成功范例。
在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對文化的發掘過程中,要想帶來真正的人氣,實現質的飛躍,需要一些硬件保障。遲子建建議,政府加大對邊疆地區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打開更多與外部世界互通互聯的通道。希望在下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將『文化興邊』列入,統籌布局,依托文化旅游,振興邊疆,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黑龍江的夢想是經濟的騰飛,文化對經濟的發展是鼓舞、振奮和提昇。』遲子建說,我很關注《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這給我們追夢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生活在黑龍江這片土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有無數文學可以拾取的記憶和可以開掘的領域,作家要用自己的筆塑造黑龍江,表達黑龍江。環境在改善,夢想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