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5日訊 在兩會委員通道上,說到故宮161位讓文物重獲新生的『醫生』們,故宮文物醫院院長宋紀蓉語氣中充滿自豪。其實,黑龍江省也有一個專為館藏文物『延年益壽』的神秘部門:黑龍江省博物館技術部,黑龍江省可移動文物保護中心也設在館裡。
會外
又有一批歷史遺址保護工程啟動
記者從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黑龍江將在未來3年著力構建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在加快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等重要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同時,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鎮保護力度,重點打造羅西亞大街、中東鐵路建築等一批反映地域文化的文物精品。推進省博物館新館、哈爾濱音樂之城博物館等市級博物館、樺南縣博物館等縣級博物館建設,開展非國有博物館備案工作,加強各類文物資源開發利用,帶動博物館文物進一步『活』起來。
黑龍江也有『文物醫學』專業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在2017年開設了文物修復與保護和文物博物館服務與管理專業,針對黑龍江省文物保護修復人纔匱乏現狀,培養更多實用型的、符合文物保護修復需要的人纔即『文物醫生』。談到黑龍江的『文物醫生』培養,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龐學臣對記者說,文博專業人纔的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目前他們的文物修復與保護、文物博物館服務與管理兩個專業有在校生20人,授課邀請來自省博物館、省考古研究所等『大咖』,注重學生專業性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我省文物保護修復事業提供人纔支橕。
直擊
看『文物醫生』妙手回春
在省博物館,無論神奇禮器鴨形壺、造型優美的三彩瓷枕,還是熠熠生輝的『龍龜神獸』,活靈活現的文物背後,離不開『幕後功臣』的辛勤勞作,文物修復師乾振瑜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記者在省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工作間裡見到了乾振瑜。近來,他和同事正忙著修復一些陶器、瓷器。乾振瑜說起近來正在進行的瓷器的修復。瓷器修復首先清洗瓷器碎片,進行拼接。有的拼接完後還要上釉,之後再回爐燒一遍。考古挖掘出來有的時候會碎片缺失,只能用石膏按照瓶子的對應部位補回來。有時修完後要通過上色來掩蓋拼接的縫隙,上色也是有難度的,字畫更是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