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嫩江鐵路公司搶抓貨源運力大昇 一個月乾出半年的活兒
2019-03-28 10:0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思琪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28日訊 今年1月,嫩江鐵路公司煤礦運量30.11萬噸,同比增加22.54萬噸,一個月的運量就超去年上半年0.24萬噸,創6年來同期最好紀錄。

  清晨,飄著春雪的嫩江縣城,被火車的笛聲叫醒。此時,在嫩江鐵路公司動力部檢修車間,迎來了當天第二批來上崗的工人。

  動力部部長楊海光正在車頭下面檢修,電焊機作業火星四濺——在檢修車間,這樣的場景很常見。『現在我們車間有20多人,兩班倒24小時無休。』楊海光高興地告訴記者,1988年自嫩江鐵路建成他就在這裡工作,嫩江鐵路公司發展的風風雨雨他全知道。『前幾年,一個禮拜能有一車貨就不錯了,效益不好,大伙也著急上火;現在不一樣了,一天就能有四五臺機車在線上運行,公司盈利了我們也高興。』

  嫩江鐵路,是為了解決東煤西運,緩解濱洲、濱綏樞紐壓力而興建的,主要運輸品類就是煤。近年來,由於運費高,煤礦產能不足等原因,從2012年開始嫩江鐵路公司出現虧損。2018年6月,嫩江鐵路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調整,精簡領導層,采用市場化招聘,選聘經營班子,制定生產計劃。

  嫩江鐵路公司董事長袁清山說:『過去嫩江鐵路的服務對象只有城市供暖企業,但供暖企業淡旺季明顯,通常一年只忙半年。我們考慮到,煤和電天然相生相伴,如果能服務供電企業就不受季節限制,全年都可以運輸,所以,我們就開始對接煤礦和發電廠。』

  想要搶客源並不容易,供電企業早已和公路運輸企業開展合作。嫩江鐵路的『搶奪』貨源之路,從分析自身優勢劣勢開始:火車運量大,受天氣影響小,能進行長距離運輸,此為優勢;鐵路運輸線路有局限,且運費高,此為劣勢。針對不足,嫩江鐵路公司制定了揚長避短的『組合拳』。首先公司在保證基本利潤的情況下,采用靈活運價參與競爭。就拿從嫩江站到黑金站這段路程來說,總長是174公裡,以前的運費是每噸50.04元,現在降到每噸30元,一下就節省了40%。而且隨著國家『公轉鐵』政策的實施,地方政府治理超載公路貨車的力度不斷加大,鐵路運輸的優勢逐步顯現出來。

  『價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們提昇了服務質量。』袁清山說:『在2018年12月初,我們的客戶經理和客戶專員就深入到煤礦和企業,全員營銷緊盯各煤礦的生產情況和各煤礦與電廠合同的簽訂情況,董事長和總經理也盯控重點煤礦,為企業做好服務;針對鐵路運輸局限的問題,我們采用公鐵聯運,長距離用火車,門對門用汽車,讓運輸變得更加便捷。』

  鐵路方面表示,優質的價格、貼心的服務,加上精准的營銷,再配合以精心組織的運力來保證列車正點和及時維修,這一系列的措施讓嫩江鐵路公司成功與寶邦供應鏈公司、興邊煤礦、金三角煤礦和哈爾濱的呼蘭熱電廠、香坊熱電廠對接,到2018年末,僅用半年時間公司便扭虧為盈。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嫩江鐵路公司煤礦運量30.11萬噸,同比增加22.54萬噸,一個月的運量就超去年上半年0.24萬噸,創6年來同期最好紀錄,實現首月『開門紅』;二月,煤礦運量20.1萬噸,同比增加16.3萬噸;三月,預計煤礦運量15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

  談到未來的發展,嫩江鐵路公司總經理費彥超說,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放到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托嫩江北站成立混合所有制煤炭銷售公司,吸引煤礦企業和電廠;還將參股煤礦,向下游產業鏈延伸,真正實現產、運、儲、銷一條鏈。2019年預計總運量突破200萬噸,利潤一方面投入到設備維護和提高工人工資上,一方面應用到新項目的轉型之中,真正實現良性循環發展。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