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1日,『陪餐制』施行第一天,記者跟隨市教育局領導來到市區部分學校檢查學校『陪餐制』落實、學校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及培訓、食堂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食品存儲、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管理等情況,並與家長代表當起『陪餐員』。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從4月1日開始執行。校園的食品安全源於學校食堂餐飲服務的管理規范,食品加工流程『責任倒推制』,家長參與食堂工作及監督管理,佳木斯市大部分學校食堂由學校直接管理,通過食品定點采購、食品安全檢測,把好食品入口關、驗收關、儲存關和加工關,規范操作流程和方式。同時,食堂工作人員健康證、營養餐配送標准也公示出來,確保食材從進料、存儲、清洗、消毒再到制作,都嚴格按照標准程序執行。在市第三小學,記者看到學校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實時直播烹飪間、配餐間、洗消間、倉庫情況,全方位地開放食堂監控系統使食堂後廚實現可視化,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學校食堂工作情況,落實『明廚亮灶』工程,確保食堂整個流程公開透明。
《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還要求,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對陪餐家長在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研究反饋。在市第一中學,記者與學生家長代表一起品嘗了學生們的伙食。『真的挺不錯,家長和孩子一起進餐,感覺進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看到孩子們吃得好特別放心。』學生家長說。
『我們讓家長參與進來,讓他們來感受體驗,這樣大家都放心,對我們也是一種監督。』市第一中學負責人表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佳木斯市大部分學校積極落實領導、老師、家長陪餐制度。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餐進行品鑒監督,廣泛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食堂反饋意見、督促整改。家長代表與孩子們一起用餐,對食堂伙食提出合理建議,共同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