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郝長海:30年繞地球跑了40多圈 無任何服務投訴
2019-04-11 10:20:27 來源:大慶網  作者:潘迎春 萬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1日訊 1966年出生的郝長海,是大慶市公共汽車公司東風分公司駕駛員。

  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長年在車上,枯燥、乏味、疲倦……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強者。他,也堅持了30多年。

  這30多年的堅持,他累計運行12240個臺班,安全行駛172萬公裡,運送乘客1200萬人次,無任何安全責任事故,無任何服務投訴,創造了奇跡。

  老郝有股『長勁兒』

  郝長海1966年生人,1981年參加工作,1993年入黨,連續二十餘年被評為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員工。先後開過4路、7路、17路等8條公交線路,駕駛過廣州單客、哈五型、哈七型等9種車型的公交車。

  大慶這些年各種公交車類型,他都熟悉,不但能開還能修。

  要說他有多巧,好像還真不是這樣。

  郝長海的雙手不比其他人靈活,思維也不比其他人敏捷,但是,他身上永遠有一股『乾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地乾,手握方向盤、腳踩離合器、一公裡一公裡地乾。

  在公共汽車公司,提起郝長海,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好人——好師傅』。

  每年的7、8月份休假高峰,駕駛員嚴重短缺,他年年都到隊裡主動請命,要求跑雙班帶聯運,幾十年來沒休過一個完整的假期。有人說他:『老郝,聯運就補那麼點錢,還不夠折騰的,不如在家歇會得了。』郝長海憨憨地笑了:『大伙家裡都有事,我家裡有我媳婦呢,沒事,多跑點班,沒啥。』

  開公交34年,他有30個年三十跑夜班,當夜空中綻放起絢爛的煙火、親人們擺滿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時,他纔風塵僕僕地趕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

  2006年他順利考取駕駛技師資質,開始帶徒弟,事更多了。

  新手司機有的缺乏駕駛經驗,心中膽怯,尤其對冰雪路面行車,有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交通安全缺乏足夠的敬畏。

  他根據每個人性格特點、駕駛習慣、領悟力不同,總結出安全行車七言詩:『走過春夏與秋冬,安全行車記心中;謹慎駕駛千趟少,大意行車一回多;十字路口易闖禍,一慢二看三通過;停讓躲慢要果斷,猶豫不決出禍端;夜間會車要謹慎,遠光近光有分寸;雨雪霧天要注意,低擋低速勿爭先』。

  經他傳授、指點的近百名徒弟,至今都已經成為公交線路上的中流砥柱,徒弟谷思明獲得黑龍江省公交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名、張紅艷獲得礦區服務事業部駕駛員技能比賽第三名的好成績。

  老郝有股『鑽勁兒』

  郝長海開車,是子承父業,他的父親也是開了一輩子車,小時候他就經常跟著父親,一起開車、修車。

  父親告訴他:『開車容易修車難,車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只有你先去了解它、愛護它,它纔會成為你最忠誠的朋友。』

  1984年剛開車時,他開的14路是廣州鉸接式客車,在一次返程途中,他拉了滿滿一車乘客,車卻壞了,總是熄火,他以為是油路問題,就把化油器進油口的濾網拆下來清理了一下,卻沒有任何效果,想報救急也找不到電話,數九寒天把他急得滿頭是汗,好不容易把車對付開到了團結路始發站,經老師傅一排查,根本不是油路問題,是分電器的白金觸點被磨損的沒有間隙了。

  這時他纔深刻體會到父親說的話,也更加堅定了他開車先從學會修車入手的決心。

  他買來了《汽車構造與修理》,《汽車故障檢測》、《汽車電工》等書籍,一頭鑽進知識的海洋。

  從哈五型鉸接式客車到宇通空調客車、從汽油發動機到柴油版電腦發動機,他每經手一個車型,都要先研究明白使用說明書,對車型車況做到心中有數。

  現在線路上的人都知道,車壞了,修理工如果忙不過來,就去找郝師傅,他的車上有『百寶箱』,要什麼有什麼,小毛病,他能手到病除。前不久在行車途中,他看見路邊停著一輛通勤車,後機蓋被橕了起來,司機是個年輕小伙,正在焦急地打著求助電話,想弄明白,為啥這臺車會不明原因出高溫。

  郝長海一檢查,發現是風扇皮帶折了,他二話不說,到自己的『百寶箱』一倒騰,三下五除二就把問題解決了。

  多年來,郝長海始終堅持『三提前』,提前熟悉車型、提前了解車況、提前做好車檢,從而確保了正運率100%、缺車率為零,他的車連續16年被評為公司紅旗設備。

  老郝有股『巧勁兒』

  去年三月末,隊裡新接了14臺金龍客車,老郝早上發完通勤,就來到隊裡幫忙辦新車落戶手續。

  手續辦完了,他卻發現了問題。原來,新車車門開啟後,車門內側底邊有兩個特別鋒利的直角邊,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刮傷腳面,這個隱患不消除,新車上線以後將後患無窮。

  他用手機把車門上的隱患拍了照片,回到隊裡,幾個人就一起研究了起來,該怎麼做纔能消除隱患?通過一個多星期的設計、研究,反復上車安裝、實驗,最終確定了為車門裝『護角』的方案。

  『護角』設計成功後,安裝到車門上,輕巧便捷,新車車門刮腳的安全隱患迎刃而解。

  不但應用到所有9路車,還推廣使用到了兄弟車隊的同類車型上,並成功申報了2018年的青工『五小成果』。

  某年五一節,客流量特別大,他在運行途中就感覺到車方向有點向左跑偏,到站後,馬上進行檢查,發現左前輪剎車鼓發熱嚴重,他一分析,車剛進完二保,一定是更換剎車配套造成的,就用扳手對剎車間隙進行了調整,及時排除了車輛隱患,確保了車輛的安全正點運行。

  多年來郝長海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駕駛心態,開車不急不躁、細致耐心。他在行車中做到『三不一平、早中緩』,不超、不搶、不急剎,平穩起步早預見,中速行駛緩加油,用慢、細、穩確保安全行車無事故。

  老郝有股『細勁兒』

  每天在車廂中,面對形形色色的乘客,面對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郝長海堅持微笑面對,熱情服務,不急不躁,主動換位,把服務做到比乘客的需要更早一步,離乘客的滿意更進一步。

  他為自己制定了『三個20』服務標准,停車距離站牌不超20米,距路牙石不超20厘米,掛擋起步再多等20秒。

  遇到『老弱病殘孕『特需乘客,不落實座位堅決不起步。

  一次,在行車中,他發現有位大娘扶著大爺乘車,大爺是腦血栓後遺癥,走路腿腳不好使,他就主動到車下把大爺攙扶上來,並安排好座位後纔起步行車。下車時他又主動跑到後門,又把大爺抱到了路邊的人行道上。

  郝長海跑了一輩子車,對公交、對乘客的愛可以說是深入骨髓。在車廂中,他幫助乘客的事舉不勝舉,運行途中有乘客突發疾病的、有帶孩子乘客小孩發燒抽搐的,他都及時幫忙送醫院救治,爭取最佳的搶救時間。多年來,郝長海共收到錦旗20面,表揚信、表揚電話106個,拾財物折合人民幣12萬元。

  多年的付出,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被評為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首屆『礦區工匠』,也是2017年安全行車百萬公裡全國最佳駕駛員。

  2017年11月22日,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第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7中國道路運輸年會上,郝長海作為全國僅有三位、黑龍江省唯一一名公交駕駛員的代表,接受了交通運輸部對公交駕駛員的最高禮贊。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