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一件小商標富農『金招牌』 黑龍江拓寬知識產權促農增收新路徑
2019-04-23 09:05: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雅欣 彭溢 王婧 邵國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寧食用菌基地種植戶喜摘木耳。

  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據省知識產權局統計顯示,2018年,我省商標申請量為79846件,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達到213150件,同比增長29.51%。其中,注冊地理標志商標13件,累計達到85件。新增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個,累計達到73個。

  數字彰顯的是我省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的穩步提昇,更實在的表現是通過知識產權工作拓展的富農新路徑正在火熱實踐中。

  木耳有商標農民穩增效

  東寧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森林覆蓋率達85.3%,非常適合發展黑木耳產業。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將木耳產業做大做強?

  對此,東寧獨闢蹊徑,通過注冊地理標志商標、強化品牌建設做好富農文章。

  『產業興不興,品牌來引領』。自從東寧黑木耳地理標志商標在2013年成功注冊以來,其『品牌輻射作用、精准扶貧作用、產業拉動作用』日益凸顯,品牌價值達到433.14億元、居全國區域品牌價值前10名,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

  『小木耳大作為,小商標大天地』。將小小的木耳轉化為巨大的收益,正是東寧黑木耳地理標志商標在其中發揮作用。按照『創品牌、建基地、育市場、興產業、幫民富』的發展思路,東寧打造了國家級產業品牌,建設了全國最大的主產基地,使東寧黑木耳產量佔全國近五分之一;培育了全國最大黑木耳集散中心,帶動就業4萬多人,完善了產加銷全產業鏈條,還發展了循環經濟,使全縣80%的黑木耳廢棄菌包得到回收利用,變『白色污染』為『金色收入』。到2018年,東寧黑木耳已發展到8.2億袋生產規模,實現銷售收入29.1億元,農民人均黑木耳純收入達到10452元、佔人均總收入的41.5%,輻射周邊地區農民增收千元以上,成為東寧當之無愧的頭號富民產業,『東寧黑木耳』地理標志商標也成為拉動東寧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金色招牌』。

  拓展區域品牌巧念致富真經

  一件商標可以帶動一批特色產業興起。在拓展區域品牌幫助農民增收方面,海倫市正在進行大膽嘗試。

  借力綏化『寒地黑土』區域品牌的優勢,充分發揮位於松嫩平原黑土地核心區和松嫩平原富硒帶核心區的兩大『核心』地理優勢,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海倫市適時提出了打造『中國黑土硒都』的發展目標,明確了發展功能農業、開發富硒產業、促進富民強市的發展思路,著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向健康農業、功能農業的轉變。

  以黑土硒都建設為統領,海倫市深入開展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創建工作,於2015年獲批了『海倫大豆』、『海倫大米』地理標志。隨後,海倫大豆、海倫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也有了極大提昇。據悉,海倫大米在南方銷售市場中備受客戶青睞,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後,大米每斤市場價格上漲0.05~0.10元。

  海倫市通過線上營銷和實體營銷相結合的方式,支持企業結合富硒特性打造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叫得響的拳頭產品,提高該市富硒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從而全面提昇富硒企業的品牌經濟牽動力。

  此外,海倫市還十分重視挖掘培育新的、有潛力的地理標志以及區域商標品牌,並及時為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產品申請地理標志保護。一方面,通過拓寬已有區域品牌銷售范圍探索富民增收的新路徑;另一方面,加大對地理標志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力度,海倫走出了知識產權轉化經濟效益的致富路。

  培育保護並行經濟效益提昇

  我省積極開展商標執法行動,大力保護商標專用權。2018年共辦結商標違法案件445件,案值761.18萬元,罰沒款391.99萬元。

  各地市知識產權局也積極行動,哈爾濱開展『淨化行動』加大對未注冊商標核查力度,開展商標溯源行動和打擊侵權假冒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辦侵權案件,沒收侵權產品。黑河市加大商標行政執法,打擊各類假冒侵權行為,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杜絕規模性侵犯商標專用權為重點內容,以大宗出口商品、汽車配件、手機等為重點查處產品,重點查處侵犯馳名商標、地理標志的違法行為和『傍名牌』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齊齊哈爾市開展了2018年專利保護『春風』『秋雨』行動,啟動了專利執法維權『護航』專項行動、重點領域及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假冒行為『雷霆』專項行動,依法處理侵權案件。各地紛紛加大侵權假冒打擊力度,在嚴保護、大保護上求突破。

  今年,我省將開展地理標志精准扶貧、商標品牌惠農工作。重點針對農林產品建立區域商標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名錄,每個市(地)至少培育2件本地區優勢特色產品品牌。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幫助引導及時注冊登記,加強管理,有效運用,提昇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使地理標志商標成為連接產業鏈上下游的紐帶,真正實現以高質量的創造產出、高效益的成果運用、高標准的知識產權保護、高水平的服務支橕,推動龍江產品向龍江品牌轉變,切實發揮區域品牌帶動地方就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走出農民致富新路徑。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