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訊(記者 楊帆)紮根生產線18年,從只有中專學歷的普通女工成長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技能大師,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苗秀,近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8年,苗秀初中畢業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選擇在哈爾濱東安技校讀中專。一方面,家裡幾代都是東安人,另一方面,考慮到雙胞胎姐姐因出生時缺氧,患有非常嚴重的疾病的,苗秀就想那時候上技校意味著能很快有個工作,這樣就能分擔父母的壓力了。2001年9月,苗秀中專畢業,被分配到東安動力變速器機匣殼體生產線,懷描著要做一名好工人的理想,踏上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旅程。和每個剛入廠的同事一樣,他從學徒工做起,望著一臺臺素未謀面的生產設備,在感到震撼的同時,更有種敬畏。

苗秀還有一個隨身攜帶記事本的習慣,隨時記錄師傅講解的技能及專業知識,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睡覺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題和難題,都會馬上起床寫在記事本上,同宿捨的工友還以為她有『夢游癥』『魔怔了』。數控加工中心調整工是一個要求極為精細的工種,是一個連男同志都很難勝任的工作,她就憑這股子韌勁兒、鑽勁兒,在短短的半年學徒時間裡,僅用了3個月,就完全掌握了加工中心的加工內容和操作方法,成為了公司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數控詞整工。
『認真纔能把事情做對,用心纔能把事情做好』,這是當年師父對苗秀說的話,多年以後她方知這是老匠人對『匠心』精神最質朴的詮釋。在工人崗位工作了多年,苗秀對匠心的理解漸浙融入了她的血脈。熟能通,通能精,讓她在任何時候都不畏困難,不向困難低頭。於是每次產品換型,她都認真核對,哪怕不睡覺、不吃飯,她都精之又精,確保零差錯、曾經為了趕一批急活,5天時間裡,她凌晨3點下班,早上6點鍾上班,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漸漸的,每當機床出現故障或工件尺寸不穩定之前,苗秀都能提前預知,排查分析診斷原因,直到把尺寸調整到滿足工藝要求。
為了補齊理論知識的短板,從1999年起,苗秀利用六年時間自學完成了專科和本科的學歷教育,並於2009年參加了中航工業高技能人纔培訓班,在與全國各地業內技能高手交流後,深深感到自己的差距,更加勤奮學習。同年,經過努力,晉昇為高級技師,成為當時東安動力5000名職工中最年輕的高級技師。
作為數控技師,苗秀深知只有技術不行,還要提高技術的合金量,靠技能為企業多做貢獻。2014年,公司新品任務?多,她被調到研發中心,負責新品零部件的試加工及小批新品加工任務,這意味著所有新品模具只有經過試制後纔能進行批量生產。面對動輒要耗費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任務,操作步聚及難度遠遠超出原來的工作,讓她感到壓力大,責任重。她自學了建模仿真軟件,實現對預加工零件的自動編程,這一技能的開拓,不僅大大縮短了公司新品研發周期,還節省了加工成本,僅兩年時間為公司創效達180餘萬元。
苗秀和團隊一起研發的新產品和新款發動機福田時代等項目,順利通過國六排放試驗認證,成為國內首批獲得史上最嚴排放標准認證的產品。2018年4月,公司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苗秀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藝傳承、技術攻關成了工作室的工作重點,一年來,工作室帶領團隊完成技術攻關25項課題,並取得了哈爾濱市高技能人纔示范性創新工作室和工人先鋒號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