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匠心育人 用行動丈量工匠精神
2019-05-22 18:59: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2日訊(記者 王春穎) 5月20日,『龍江職教行』采訪團一行來到哈爾濱輕工業學校,這所老牌中職學校多年來致力於培養符合地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二產專業為主的實用型技術人纔。建校61年來,一批批工匠教師用『匠人精神』,執著追求傳統手作研磨,攀登工藝巔峰,用『匠人精神』傳承育人,用行動丈量工匠精神。

  哈輕校現有教職工214人,在校生人數3000餘人。學校教學計劃安排合理,實踐操作比例大,社團活動激發學生創造力。『育名師、引大師』成果斐然,名師大師帶動了學校魚皮技藝、精准加工、烘焙、無人機、樂器等二十餘個課外社團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實踐動手能力迅速提昇。

張琳老師正在指導學生。

  機電專業教師姜宇榮獲2018哈爾濱大工匠、黑龍江首屆中職學校教學名師等稱號。她在競賽指導方面很有經驗,這是一項全面細致的工作,其要求指導教師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不單單在技能方面要對學生做全面詳細的指導,在學生心理輔導、比賽機制研究上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可以說每一次大賽,對指導教師都是一次歷練,』她說,巨大的參賽壓力、緊張的忘我訓練、不斷的心理調適、刻苦的鑽研、精心的設計,有時為了調試一段程序,她和學生經常在實訓室研究到深夜。在所經歷的歷次大賽的輔導與訓練中,她作為指導教師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也提昇了自身的專業能力及心理素養。在每次白熱化的大賽氛圍中,她作為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奮斗拼搏的激情一次次被激發、昇華,對教師這一職業和價值觀、人纔觀都有了更高視角的審視。

  技能大賽的經歷對姜宇老師而言就如鳳凰涅槃一般,在熬過了艱辛的歷程後得到教師素質的整體提昇。2016和2017連續兩年,姜宇老師指導的學生終於獲得蟬聯該賽項國家級二等獎的佳績,是迄今為止黑龍江省在該競賽項目上獲得的最好成績。2018年,姜宇老師更是將她的大賽指導經驗融入學校和本專業參賽的整體工作中,帶領年輕的同事們一道共同努力,今年她所在的機電專業參加全國競賽的5個項目中有3個在國賽上獲獎,實現了多點突破。

學生作品。

  無獨有偶,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魚皮技藝傳承人張琳老師榮獲哈爾濱中青年專家、龍江工匠等殊榮。在她呼吁影響下,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在黑龍江省公立教育形成完整教學體系,並個人捐資10萬元設立非遺教育基金。2018年魚皮藝術被黑龍江省職業技能大賽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項目赫哲族魚皮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幾十年對傳統手工技藝執著專注、精益求精、改善工藝、研發創新,為赫哲族魚皮藝術走出龍江,走出中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魚皮藝術是遺存文化的沿革發展,工藝是利用洄游魚大馬哈魚皮制作傳統技藝被稱為『活化石』張琳作為代表性傳承人以精湛手藝,無私奉獻工作奮斗在第一線,參加國內外藝術交流展出、在學校、社區開設傳習教授。

  張琳老師告訴記者:『非遺進課堂傳承創新在年輕人身上,而創新的任務,更多地要由年輕人來承擔,只有弘揚纔能光大,僅僅滿足於挖掘和傳承是不夠的,還要讓魚皮技藝走向市場,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在學校,張琳老師的匠心匠情得到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讓她感到了極大的溫暖。現在,張琳老師可以很自豪的拿著學生的作品向記者介紹,她說『這就是傳承。』

  雄關漫道,前方的路依舊漫長。哈輕校的『工匠』們,老一代帶著新一代在前行,在他們看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更高的目標、更大的責任正等著他們一起努力,共同擔當。老工匠們站在三尺講臺上,小工匠們忙碌在實訓室裡,他們教著每一節課,學習著每一個知識點,操作著一臺臺設備,並一同迎接著新的挑戰,超越著新的自我。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