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伊春森工集團改革奏序曲掛牌7個月奮戰200天
2019-05-28 07:45: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包臨軒 連佔海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從建設『六個強省』入手,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省委部署,全省『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已向縱深推進,進一步聚焦謀劃改革發展思路、激發改革創新活力、探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形成推動振興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

  《黑龍江日報》分成四路小分隊,分別針對改革、轉型、融合、創新四個方面的探索實踐,推出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媒體系列采訪行大型調研報道。改革,即是抓住機構改革、企業改革推動產業轉型昇級的典型;轉型,即是捕捉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亮點;融合,即是聚焦城鄉融合、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旅游產業融合;創新,即是報道我省促進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提昇區域協同創新水平取得的業績。這組報道形式多樣,既有座談會,又有蹲點調研,將全面展示我省貫徹『八字方針』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面。

  本報今起陸續推出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媒體系列采訪行大型調研報道。

  黑龍江日報5月28日訊 下伊春高速兩三公裡,路的左側就是2018年10月21日掛牌的伊春森工集團,大樓上的『伊春森工』4個大字清晰可見,『弘新時代馬永順精神做生態文明建設表率』的標語讀起來鏗鏘有力。

  掛牌到現在200多天了。200多天過得很快,改革改制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集團內設機構組建、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清產核資等工作,按著時間表、路線圖一步一步推進。這200天,不是扳著手指數過來的,而是一天天、一件件乾過來的。

  2018年9月7日,鐵力、雙豐、朗鄉、桃山完成公司制改制掛牌並隨後轉隸到集團管理。

  2019年2月26日,翠巒、友好、上甘嶺等13個『政企合一』林業局集中改制掛牌。其中,翠巒林業局分公司是集團政企分開改革試點。

  5月17日,伊春市委召開深改委會議,討論了《伊春市森工企業政府行政職能移交和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方案》《伊春森工翠巒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分立分離試點實施方案》等。伊春深改委會議今年已經召開4次了,每次都把森工改革列為重要議題。

  運行半個世紀的政企合一體制改革奏響序曲,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頭。伊春森工集團的改革進程蹄疾步穩,『掛牌子、搭架子、立規矩、抓運營』,一項項具體工作緊鑼密鼓、有條不紊。

  收回經營權27個國有苗圃提檔

  森工改革,首要就是確保生態安全。他們始終把抓好森林管護、營林、撫育作為第一要務。

  苗木是林區生態建設的根,他們從苗圃這個林區的『根』上入手,集團將27個國有苗圃陸續收回經營權,提昇苗圃標准化建設水平,滿足林木後備資源和國家儲備林建設。這一舉措今年見到了實效:翠巒林業局分公司苗圃今年開始培育容器育苗1萬株,逐步改變裸苗上山狀況,提高成活率5%,計劃明年容器育苗4萬株;湯旺河林業局分公司苗圃今年擴大育苗面積,增加綠化苗木品種,並采用自己培育苗木造林100萬株。

  記者來到烏馬河區烏馬河森林經營所。只見經營所門前停滿運送綠化樹的車輛,人們有條不紊地卸下樹苗,互相配合栽種雲杉,扶正、踩實、圍堰、澆水,新植的綠樹和不遠處山林相映成趣。烏馬河森林經營所所長李芳慧介紹說,今年他們要完成950畝的造林任務,自5月初以來,職工已奮戰了20多天,風雨不誤,任務已完成大半。

  伊春森工集團今春在『春季植樹造林,綠化大美伊春』活動中,組織17個林業局公司4800餘人,完成造林綠化面積506.8畝,植樹3.7萬株。目前,2019年度後備資源培育任務12.8萬畝、森林撫育290萬畝、育苗生產1900畝、病蟲鼠害防治138萬畝,都已全部得到了落實。

  為確保資源資產整合,實施產業化、集約化經營,以3月22日為時間節點,停止辦理林業多種經營用地、紅松種子林、紅松散生林、野生藍莓、野生藥材、林蛙馴養繁殖經營手續以及利用林地搞養殖、種植等承包經營,清查了林地違建,規范了林蛙養殖行為、關停了桃山國際狩獵場等,這是規范管理、集約利用資源、提高林業綜合效益、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先聲改革。

  林場所啟動生態宜居模式

  伊春森工集團的200多個林場所,散布在4萬公頃施業區范圍內,多數地處偏遠。在振興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必須和全省農村同步實現振興。

  伊春森工集團成立後,爭取上級政策支持,針對伊春林地與農地性質相近、作用相同、基本屬性等同的特點,積極向省農業農村廳爭取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資金支持。目前,集團已被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省屬政策、資金支持直對單位,享受農業政策支持。目前,申報的2019年高標准農田項目已落地,總計面積6.2萬畝。其中,落實給鐵力林業局公司3.2萬畝、雙豐林業局公司3萬畝。

  烏馬河森林經營所在區址3公裡處,山環水繞、水碧山青,伊春河繞所而過,烏馬河大橋是該所與區址唯一的通道。因歷史原因,這裡一直未通自來水。5月8日一早,專業打井隊進入該所。下午2時許,烏馬河森林經營所新打的水井水噴湧而出。

  伊春森工集團烏馬河林業局分公司總經理張巍告訴記者,林場所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後,他們從居民區垃圾收運、道路平整鋪墊、用水用電等人民群眾期盼、關心的事情做起,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乾,讓老百姓心氣順暢,生活安心舒心。

  鐵力林業局馬永順林場是『林業英雄』馬永順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轄區內坐落著日月峽小鎮,內有馬永順紀念館、日月峽滑雪場、水伊方水上樂園等8個旅游景點。馬永順林場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不斷優化綠化布局,擴大綠化面積,打造景觀林帶,場區周邊遍植樹木,道路兩側全部覆蓋草坪,主要街道和路邊栽植綠籬,住宅柵欄邊種植觀賞花卉,實現灌、花、草合理配置,針、闊、彩、果錯落有致,做到一街一景、一年四季有特色。

  發力打造北藥產業基地

  刺五加、五味子、林下參、平貝,這些都是伊春北藥的當家品種,去年伊春北藥實現產值21.8億。

  這次伊春森工改革,專門成立了北藥開發公司,制定了北藥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全力推進北藥產業發展。

  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和特色,伊春森工集團全力抓好北藥產業項目開發,在雙豐、美溪、友好、湯旺河林業局公司,建設4個北藥暨林下經濟試驗示范基地,重點發展人參、五味子等道地藥材。

  林區發展北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林地中種植的藥材,品質好含量足價格高,土地生產成本負擔低,可以結合森林撫育政策優勢開展北藥及林下經濟種植。

  伊春森工集團鐵力林業局分公司的『森林百草園』在北藥生產上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記者一行人來到了位於馬永順林場東南部的『森林百草園』,鐵力林業局分公司董事長楊公偉告訴記者,這裡佔地面積814畝,其中有500畝已種植了中草藥,共有18個品種的中藥,主要收集適合第四積溫帶氣侯特點、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藥用花卉類、根莖類、子實類、木本類、藤本類等中草藥,進行引繁試驗,並開展品種培育、試驗推廣,進一步篩選出適宜伊春林區生長的、藥用價值較高的、具有發展前景的北方道地藥材,全力打造鐵力地區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

  被譽為『返魂草之鄉』的伊春南岔區岩石森林經營所有個能人叫梁振龍,是種植的北藥『返魂草』的專家。記者在南岔區岩石森林經營見到了他。梁振龍家100多畝『返魂草』已經出苗,這幾天正帶人進行人工除草,現在一畝地一年收益就達到4000元左右。在梁振龍的帶動下,『返魂草』種植規模已經由原來的100餘畝發展到現在的1300畝,種植戶達到16戶。每年僅『返魂草』一項,職工群眾純收入就達到400萬元。『返魂草』的種植不僅輻射到附近的林場所,還帶動了臨近的市、縣、區(局)。

  伊春林區改革、森工改制方向明確,路徑清晰,成效初顯,未來還需打破妨礙主業發展的藩籬,疏通堵點,大處用力著墨,細處精雕細琢,讓老林區迸發新活力。

責任編輯:姜繼周